白岩松亲自辟谣!真相背后,我们该反思什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4 04:35 1

摘要:近日,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因一则网络传言再度成为焦点。面对"被代言"某保健品广告的谣言,他通过媒体严正声明:"从未参与任何商业代言,请公众勿信虚假信息。"这场乌龙虽已平息,却撕开了当下信息传播生态的层层隐忧。

近日,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因一则网络传言再度成为焦点。面对"被代言"某保健品广告的谣言,他通过媒体严正声明:"从未参与任何商业代言,请公众勿信虚假信息。"这场乌龙虽已平息,却撕开了当下信息传播生态的层层隐忧。

**谣言为何屡禁不止?**

数据显示,短视频平台每天约有3.2万条不实信息被举报,"名人被代言"类谣言占比高达17%。从钟南山"天价挂号费"到张文宏"被出书",公众人物的社会公信力正成为流量猎手的靶心。某MCN机构前员工透露:"明星辟谣的传播量往往是谣言本身的5倍,黑红也是红。"

**真相跑不过"脑补"的时代**

在本次事件中,部分网友仅凭AI合成的配音视频就认定白岩松"恰烂钱",折射出"先定罪后查证"的思维定式。心理学专家指出:"群体性认知偏差让‘疑罪从有’取代了理性判断,碎片化阅读更放大了这种效应。"

**辟谣之外的深层拷问**

白岩松曾在《白说》中写道:"当谣言比真相跑得快时,我们要检查跑道是不是出了问题。"这句话恰似一记警钟——平台算法对争议性内容的加权推荐、自媒体"不求真只求爆"的创作逻辑、部分网民"宁信其有"的围观心态,共同构成了谣言的温床。

截至发稿,相关虚假视频播放量仍达280万次。这个数字提醒我们:净化网络环境不能仅靠名人自证清白,更需要建立"内容平台负主责、监管部门强约束、全民提升媒介素养"的三维防线。毕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守住真相的底线,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认知家园。

来源:今日必看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