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8日,由广东省档案馆、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以下简称农讲所纪念馆)承办的“文化新猷——香港达德学院历史展”在农讲所纪念馆开幕。
3月28日,由广东省档案馆、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以下简称农讲所纪念馆)承办的“文化新猷——香港达德学院历史展”在农讲所纪念馆开幕。
展览开幕式现场
展览首次系统展出农讲所纪念馆馆藏多品类的香港达德学院文物展品及重要资料,通过历史图片、实物展品与创新展陈技术,系统梳理香港达德学院这座革命熔炉的红色基因。
开幕式现场还邀请了80余名香港达德学院师生及后人代表出席,并为捐赠过文物藏品的达德学院后人代表颁发了收藏证书。香港达德学院学生张彬、邓仪荘伉俪之女张芯作为达德学院师生及后人代表致辞。
香港达德学院学生张彬、邓仪荘伉俪之女张芯作为达德学院师生及后人代表致辞
80余名达德学院师生及后人齐聚
开幕式以香港达德学院主题话剧《向南,向北》节选展演拉开序幕,大气恢宏的主题曲,具有厚重历史感的舞台,专业演员的沉浸式演绎,重现达德学院热血青年的光辉岁月。
香港达德学院是在中共中央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的关怀下,广东区党委(后为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直接领导,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合作,于1946年10月至1949年2月在香港创办的一所全日制文科大学。
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学院汇聚了陈其瑗、邓初民、杨东莼、黄药眠等大批文化名人、专家学者任教,李济深、何香凝、郭沫若、茅盾、乔冠华等前来讲学,吸引了近千名渴求知识、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爱国统一战线的成功典范。
展览现场
香港达德学院学生李卡之女李水田也来到了展览现场。李卡是广东化县(今属广东省化州市)人,1946年转读香港达德学院文哲系,1947年夏进入北江游击区,曾任粤赣湘先遣支队司令部参谋,1949年9月牺牲。
“父亲牺牲时,我才三岁。他的形象,我是从母亲、长辈的悉心教导中,从父亲留下的字句中树立起来的。”李水田说,达德学院是一所培养有志青年的学院,学院背后的人和事值得后人铭记。
展览现场展出李卡相关材料
“我的父母都是达德学院的学生,爸爸王明爱是菲律宾归侨,1948年高中毕业后进入达德学院文哲系读书。妈妈庄钦华是马来西亚归侨,1952年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达德学院学生王明爱、庄钦华之女王宇告诉记者,她的父母曾参加开国大典,目睹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以他们为代表的一批华侨青年与新中国共成长,孜孜不倦奉献一生。
展览现场
首展达德学院的珍贵文物展品
本次展览分为“办学维艰”“教育新篇”“为国效力”和“余韵”四个篇章,全面展出210余张历史图片和80余件∕套实物,系统展示达德学院的办学历史和办学成果,再现当年的达德师生赤诚报国之路。
农讲所纪念馆是香港达德学院文物藏品最多、种类最丰富最全的文博机构之一。此次展览首次系统展出农讲所纪念馆馆藏多品类的香港达德学院文物展品及重要资料,让文物说话,以物证史,充分体现香港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发挥的独特且重要的作用。
记者在现场看到了一件由吕波涛捐赠的1948年香港达德学院院务第八次会议记录。1948年,香港达德学院召开了董事会、教职员工和学生的联席大会。该份会议记录介绍了当年与学院发展有关的方针原则、学制及课程改革等内容,见证了校方在改进领导机构和方法上所作出的努力。
1948年香港达德学院院务第八次会议记录
展览还展出了由沈一鸣捐赠的1947年香港达德学院讲义《民国丛书第二编》,内有香港达德学院教授沈志远著《近代经济学说史纲》。沈志远是中国早期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学者和先驱,其代表作《近代经济学说史纲》是中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系统性的近代经济学说史。
1947年香港达德学院讲义《民国丛书第二编》
此外,展览中形式多样的展项,更体现方寸间的设计匠心。不少观众在“达言述德”达德师生口述历史互动点播屏幕旁体验,屏幕展示了何代宁、黄小毅、刘宛子、张芯等十余名达德师生后人的口述内容,再现先辈们在达德学院求学、参加革命的生动往事。
展厅里还设有“向南,向北”立体船舱打卡装置和“芳园的青春故事”多媒体展项。立体船舱打卡装置展示了古建筑内部的原有构件造型,观众可步入打卡;“芳园的青春故事”播放新征集的一批香港达德学院师生旧照,增强沉浸体验感,营造观展氛围。
展览现场
据农讲所纪念馆陈列研究部副主任张金梅介绍,策展团队还在展览中设置了一个小“巧思”,就是“遇见时光”沙漏,沙漏中的沙子来自香港青山湾畔。
由于这些沙子直接从海滩取回,并不如沙漏专用石英砂流动性强,其流动速度较慢,翻转一次的时间大约为2分50秒,而香港达德学院的举办时间,从1946年10月到1949年2月,正好是两年5个月。
“展览+戏剧”模式创新文化表达
在举办展览的同时,为进一步创新宣传推广方式,跨界联动,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广州市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农讲所纪念馆联合出品,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创作演出的香港达德学院主题话剧《向南,向北》于3月28日下午在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十三号剧院精彩上演。
香港达德学院主题话剧《向南,向北》
话剧以香港达德学院青年学生为主人翁,讲述他们经历一次又一次理想和信念的摩擦和碰撞后,得到淬火和锻造,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故事。沉浸式的视听呈现让观众深刻体验爱国青年学子的赤子之心,一同追寻那些闪耀在历史长河中的青春足迹。
此次“展览+戏剧”的跨界合作,通过专业策展团队与艺术院团的协同创新,突破传统静态展陈形式,以沉浸式视听体验与互动装置激活红色记忆,让达德学院的历史价值与精神内核得以生动传递。
香港达德学院主题话剧《向南,向北》
该展览将持续展出至2025年6月28日。展览期间,除了话剧展演外,农讲所纪念馆还将配合展览推出“时光邮局:给未来的信”“策展人讲达德故事”“永远跟着太阳走——达德学子李卡诗文朗读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教活动。
文|记者 梁善茵 黄宙辉 通讯员 柯楚彬图|主办方提供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