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湖新语】整治高额彩礼,让婚俗回归“情”的本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4 17:07 1

摘要: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地区农村高额彩礼问题成了不少家庭的“心头愁”。从几万元“基础价”到十几万元“起步价”,甚至出现“借债娶妻”“因婚致贫”现象,不仅加重了群众负担,更让婚姻蒙上了功利色彩。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地区农村高额彩礼问题成了不少家庭的“心头愁”。从几万元“基础价”到十几万元“起步价”,甚至出现“借债娶妻”“因婚致贫”现象,不仅加重了群众负担,更让婚姻蒙上了功利色彩。

婚俗本是人间喜事,彩礼曾是表达诚意的传统习俗。但为何如今在一些农村变了味?这背后是多重因素的交织:既有“嫁女收彩礼是面子”“养女十年抵不上彩礼钱”等陈旧观念作祟,也有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适婚男性面临“择偶难”的现实压力;既有部分家庭盲目攀比的不良风气,也有婚恋服务供给不足、正规婚介渠道不畅等客观短板。问题复杂,决定了整治不能靠“一刀切”,更不能“一阵风”,必须综合施策、久久为功。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各地已在探索中迈出坚实步伐。有的地方发挥村规民约作用,组织村民讨论制定彩礼“指导线”;有的成立红白理事会,由德高望重的老人牵头劝导“轻彩礼”;还有的举办集体婚礼、组织“零彩礼”表彰,用新风尚替代旧习俗。这些实践证明,只要方法对路、措施实在,高额彩礼上涨的势头就能得到遏制。但也要看到,当前整治仍处在“攻坚期”,局部地区反复、个别案例突出等问题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大力度。

整治高额彩礼,关键要“治”到点子上。首先要“摸清底数”。只有搞清楚哪些地区彩礼偏高、主要诱因是什么、群众最盼什么,才能避免“拍脑袋决策”。其次要“优化服务”。农村适婚青年面临“找对象难”,根源在于城乡资源不均衡、社交圈狭窄。这就需要加强婚恋公共服务,比如搭建公益性婚恋平台、组织跨区域交友活动,让“有缘人”更容易相遇。更要“规范行为”。对借彩礼敛财、搞婚托婚骗等乱象,必须依法打击,堵住歪门邪道;对“低彩礼”“零彩礼”家庭,不妨通过奖励补贴、荣誉表彰等方式正向引导,让移风易俗尝到“甜头”。

长远看,整治高额彩礼更需“治本”。彩礼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一些农村地区因经济落后、就业机会少,年轻人“娶不起”“留不下”,才让彩礼成了“婚姻门槛”。只有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创造更多增收机会,让农村青年“有能力赚钱、有底气成家”,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对彩礼的依赖。

婚姻的本质是情感联结,不是金钱交易。整治高额彩礼,不是要否定传统习俗,而是要让婚俗回归“情”的本质,让婚姻始于爱,而非始于“利”。这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真抓实管,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党员干部要带头破除旧习,乡村能人要引领新风,青年群体要主动发声。相信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地,农村婚俗一定能焕发新气象,让每一对新人都能在亲友的祝福中,迎来简单而温暖的幸福。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