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都说人生如戏,可有些桥段你反复排练了N遍,临到头来真站在那一刻,怎么着都还是NG。比如“你还会回来吗?”说实话,这问题摆在我面前那一刹那,我还真头一次明白啥叫“剥洋葱”——每层都是泪,每层都是走投无路。
都说人生如戏,可有些桥段你反复排练了N遍,临到头来真站在那一刻,怎么着都还是NG。比如“你还会回来吗?”说实话,这问题摆在我面前那一刹那,我还真头一次明白啥叫“剥洋葱”——每层都是泪,每层都是走投无路。
爱情和梦想,真就该二选一吗?在理想主义高歌的年代,你很难不相信革命,难不信口号。但真刀真枪落在你自己身上那一刻,你得掂量掂量,命里除了“高举火炬”,还有“水米油盐”,更有一个人柔柔地把你拽在这片荒原。
那年,北京知青考上大学,被全连队当成头等新闻。周围大哥大嫂齐夸:“建国你行啊!”其实我就一农村版“被寄予厚望的小红花”,压根不敢松劲。可我那未婚妻两眼使劲盯着我,就跟盯撒饵的钓竿似的,轻轻一个问题:“你还会回来吗?”把我的青春理想绊出个大跟头。
其实你说,这问题重要吗?不少人眼里,这不就一句临别不舍吗?可在那年头,这可是灵魂拷问。回,是责任,是情分,是青春誓言。可不回,是前途,是拼搏,是家族排队盼翻身。你让我选,哪就别说什么“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明明是“熊掌还没下锅,鱼可能早跑了”。
再说说“理想”这玩意儿,那几年咱都以为“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就是真理。可惜理想终归得装进肚子,饿几回、烙几记冻疮,人就明白什么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考上大学那会儿,多少知青怕是两极分化:一边学会了在厌恶和磨难中自我麻醉,一边悄悄攒起改变命运的小算盘。
可细想想,考大学算不算背叛?算不算没担当?有人说,离开北大荒就忘本了,变成“叶公好龙的都市小青年”。可那会儿,谁不想用学到的东西改善点啥?谁心里没点“楼下高楼说不定就是家”?我们都以为走出去能“鲤鱼跳龙门”,可龙门背后是不是天堂,谁能说得准?
话说回来,李丽华问我的,其实根本就不光是“回来”两个字,背后是对未来的全部赌注。有多少知青情侣能够彻底熬过分别?婚约在信纸上容易,岁月一长,邮戳一换,人心就能变。不是每个“回来”都能等来彼此。中国式“守得云开见月明”,有几次熬成了“知青返城双宿双飞”?更多的,怕是“山高路远,难再回头”。
我当时说得挺铿锵:“一定回来!”其实心里清楚,自个儿未必能把握一切。时代浪潮汹涌,把人裹着往前冲,咬牙都未必能站稳。况且,在那个特殊年代,承诺其实很廉价,命运从没按剧本给你打过招呼。
也许有人会问,为啥故事里的知青总是又苦又甜还特别励志?可咱别被“青春偶像剧”骗了,90%都是眼泪和迷茫。偶有几个考上大学的,也是“一步登天”or“亲情爱情两难全”。而真正生活里的李丽华们,陪着“学霸男友”熬成“烈女从”,最后却成了“等不来的信”,这比泡面还惨。
反过来想,要是当时我真咬牙留下来了——成了北大荒的“扎根模范”,每天拖拉机、地头转,那日后又会不会躲过婚恋升级的二次“灵魂拷问”?你说“是不是每一种选择的背面都写着亏欠”?即便那些高举“为了祖国为了她”的口号,最后也会被柴米油盐哄睡着,再也不醒。
我有时候逗自己:“你以为人生是环游世界,其实大多数人只是在单位、家庭和菜市场环游。”也许“你还会回来吗?”不是问你能不能兑现诺言,而是问你能不能在变幻莫测的世界里,还留点最初的温柔和勇敢。
说到底,那个临别的小土坡和麦田,不就是我们人生里最常见的两难时刻:一边是抱负、一边是情意。我们都想问自己:多年以后,会不会切切实实地“回来”——回到初心、回到那个握着手流泪的傍晚,回到那个普通而炽热的梦想。
可是啊,青春就是永远回不去的路,每个转身都注定再不是原来的你。承诺是一回事,能不能扛住岁月和选择的拉扯,又是另一回事。也不知道你们怎么看:爱、理想、未来,这几道选择题,你会怎么答?你,还会回来吗?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来源:概念集中营B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