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传唱的戏曲名句,别有一番风味!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8 16:37 1

摘要:数百年来,《牡丹亭》传奇以其“生可以si,si可以生”的浪漫书写,成就了中国戏曲史上一部杰出的爱情悲喜剧。

01

【牡丹亭】

《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

数百年来,《牡丹亭》传奇以其“生可以si,si可以生”的浪漫书写,成就了中国戏曲史上一部杰出的爱情悲喜剧。

它以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明代传奇艺术的高峰,同时也成为中国戏曲文学史的里程碑。

《牡丹亭》以文词典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宛转精丽的长处。

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有言:“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si,si可以生。生而不可与si,si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阅读《牡丹亭》,享受文字的飨宴,穿越时空的生si之恋,浓情蜜意与命运纠结交织,在花开花落间渗透出无尽的诗情画意。

1.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2.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3.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4.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

5.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6.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7.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

8.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

9.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

10.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02

【西厢记】

《西厢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戏剧作品,全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它由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创作,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该剧是在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基础上改编而成的,讲述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之间的爱情故事。

剧情梗概如下:张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国小姐崔莺莺,两人一见钟情。恰逢叛将孙飞虎率兵围寺,要强索莺莺为压寨夫人。张生在崔母亲口许婚下,依靠友人白马将军的帮助,解除了危难。但崔母食言赖婚,张生相思成疾。在红娘的帮助下,莺莺终于至张生住处私会。崔母觉察迹象,拷问红娘,反被红娘几句话点中要害,勉强答应了婚事,却又以门第为由,令张生立即上京应试。张生到京考中状元,而郑恒借机编造谎言,说张生已在京另娶,老夫人又一次赖婚,要莺莺嫁于郑恒。后张生赶来,郑恒撞死,崔、张完婚。

《西厢记》的主题思想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色彩,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了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剧中的张生和崔莺莺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展现了他们对真挚感情的追求。该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被誉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

《西厢记》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对《牡丹亭》和《红楼梦》等作品的创作。它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且被多次改编成各种地方戏曲,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1、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3、云敛晴空,冰轮乍涌;风扫残红,香阶乱拥;离恨千端,闲愁万种。

4、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5、待月西厢下,近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6、想着你废寝忘餐,香消玉减,花开花谢,犹自觉争些;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

7、乱红满地任风吹,飞絮蒙空有谁主?春色三分,半入池塘,半随尘土!

8、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9、携一壶儿酒,戴一枝儿花。醉时歌,狂时舞,醒时罢。每日价疏散不曾着家。

10、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11、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12、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

13、郎才女貌合相仿。眉儿浅淡思张敞,春色飘零忆阮郎。

14、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15、扑刺刺宿鸟飞腾,颤巍巍花梢弄影,乱纷纷落红满径。

16、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

17、好句有情联夜月,落花无语怨东风。

18、罗衣宽褪,能消几度黄昏?风袅篆烟不卷帘,雨打梨花深闭门;无语凭阑干,目断行云。

19、俺那里有落红满地胭脂冷,休辜负了良辰美景。

20、花阴重叠香风细,庭院深沉淡月明。

03

【桃花扇】

《桃花扇》作为中国四大古典戏剧之一,讲的是明末爱国名士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两人郎才女貌,一见钟情,互赠信物,以定终身。侯方域赠李香君一个扇坠,扇面题诗以赞佳人。后来,魏忠贤余党阮大铖趁侯方域远走避难,逼香君改嫁,香君誓死不从,撞头倒地血溅纸扇,后来画成桃花,这才有了桃花扇。此后桃花扇成为爱情终身的象征。

作为明清戏剧的压轴之作,它成为一股清流,“借离合之事,写兴亡之感”,将并且没有采用大团圆的结局,而是把悲剧色彩贯穿始末。既写人情,也写世事,写出儒家的家国情怀,也写出看破人世宗教的坦然豁达。引发后世之人,对历史的感怀,对爱情的憧憬,对小人物在历史洪流下不确定命运的感伤。

它的作者是孔子六十四代孙孔尚任,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称“南洪北孔”,是康熙时期照耀的文坛双星。他们的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历史剧作的最高成就,可以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奇葩。

《桃花扇》这本剧以艺术化笔触描写了历史上一段真实的故事,有政治和爱情两条线索,情节跌宕起伏,前后照应。不过,作者孔尚任更加侧重于以爱情故事引出政治事件,重现了南明兴亡的全过程,内容宏富,蕴涵深刻。这对情人的颠沛流离,反映了明朝末年,君主昏庸贪恋美色,小人当道迫害异己,致使内外交困,国破家亡的惨剧。

同时,让这出厚重的历史剧编排也别具一格。一般传奇多是以风月故事而起,因为战乱离散,而唯有《桃花扇》先痛恨山河变迁,再波折到侯李之情,从狭小的个人私情上升到宏大的民族大义,家国情怀。整本戏剧44出,写侯李爱情只15出,更是显示出作者的立意境界。

《桃花扇》中人物、情节结构相对庞杂,极其考验作者塑造人物的能力。在作者笔下,侯方域不愿违逆父命,不想辜负深情,少年意气风发,老来疲于奔命,勾勒出他矛盾却又求真的复杂心境。

而李香君虽是歌伎,身处社会的下层,却品格高尚,她不与魏党余孽同流合污,毅却妆奁;她不向奸臣贼子献媚,大胆骂筵;她不弃自己与侯方域的夫妻之情,撞破桃花面……可谓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奇女子!

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桃花扇》具有超越时代、跨越国界的魅力。我国翻译巨匠许渊冲将《桃花扇》舞台本译为英文,让熟稔英文的读者也能通过阅读感悟到中华古典文学的魅力。

1.写不尽愁肠百转,话不出入骨相思。

2.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3.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

4.溅血点作桃花扇,比着枝头分外鲜。

5.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 ,家家粉影照婵娟。

6·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7·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它不断吗!

05

【长生殿】

《长生殿》:一场跨越生死的绝美爱情传奇

清代戏曲巨作《长生殿》!这部作品由洪昇创作,以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贯穿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展现了爱情与家国的交织。

剧中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道出了李杨二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向往。然而,这段爱情并非一帆风顺,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马嵬坡自缢,爱情在战火中破碎。但洪昇并未让这段爱情就此终结,而是通过仙界重逢的情节,赋予了它超越生死的永恒。

《长生殿》不仅是一部爱情剧,更是一部历史剧。它以李杨爱情为线索,展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反映出历史的无常与人生的虚幻。洪昇在剧中融入了对明清易代的隐喻,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极高,其结构精妙,采用人间与仙界双线并行的叙事方式,虚实交织,让爱情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穿梭。同时,剧中对女性形象的刻画也别具一格,杨贵妃不仅美丽动人,更才华横溢,展现了女性的多面性。

《长生殿》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它以爱情为笔,以历史为墨,绘就了一幅跨越生死、震撼人心的绝美画卷。无论是对爱情的向往,还是对历史的思考,都能在这部剧中找到答案。

1.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天长。

2.三尺白绫若赐我,可愿葬我于君侧。

3.升平早奏,韶华好,行乐何妨。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

4.情双好,情双好,纵百岁犹嫌少。怎说到,怎说到,平白地分开了。总朕错,总朕错,请莫恼,请莫恼。

5.这一缕青丝香润,曾共君枕上并头相偎衬。

6.半行字是薄命的碑碣,一掊土是断肠墓穴,再无人过荒凉野。

来源:静墨守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