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领跑”到“标准领航”,缘何是舟山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8 15:19 1

摘要:2024年,我市修船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年修船完工量达4458艘,实现产值213.2亿元,同比增长16.5%,外轮修理量占全国总量的45%、全球市场的20%以上。更令人瞩目的是,在全球修船企业十强榜单中,舟山独占五席,充分彰显了“全球最大船舶修理改装

2024年11月

全国首个绿色修船国际认证试点落地舟山

近日,我市全面部署推进试点工作

世界修船看中国,中国修船看舟山。

2024年,我市修船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年修船完工量达4458艘,实现产值213.2亿元,同比增长16.5%,外轮修理量占全国总量的45%、全球市场的20%以上。更令人瞩目的是,在全球修船企业十强榜单中,舟山独占五席,充分彰显了“全球最大船舶修理改装基地”的雄厚实力。

近年来,我市抢抓国际航运业低碳发展趋势,前瞻性布局绿色修船赛道,推动舟山修船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全球竞争力。3月26日,我市部署推进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开展绿色修船国际认证试点工作,全面吹响了打造全国首个绿色修船国际认证试点的冲锋号角。

这一国家级试点为何落子舟山?为全球绿色修船制定标准对舟山意味着什么?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从“高污染”到“低碳化”,舟山修船向“绿”而行

船舶产业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其中船舶修理占到全市船舶工业规模的一半,成为拉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之一。

记者从市经信局了解到,我市现有中远海运、万邦重工、鑫亚船舶等规上重点船舶修理企业33家,从业人员约2万人,拥有年修理万吨级以上各类船舶3500艘的生产能力。

随着全球航运进入“绿色纪元”,减排成为船舶行业的共同课题。有这样一组数据:全球贸易90%通过海运完成,航运业碳排放量占全球的近3%,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全球的20%和30%。

绿色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这一趋势,作为船舶业大省“尖兵”的舟山,着眼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积极引导船企开展绿色生产工艺和生产装备创新研发,不断推动行业向“绿”转型。

“我们从2018年开始大力实施绿色修船企业评价,在国内首创推出《舟山绿色修船企业规范条件》,通过工艺技术的改进,减少修船对环境的影响。”市经信局副局长孙宇说,我市已连续多年鼓励修船企业开展绿色修船装备和工艺革新,树立绿色修船示范样板企业,超高压水除锈、机器人除锈、移动式喷涂回收装置等绿色修船装备和工艺,已在我市各大修船厂内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目前国际上尚未有成熟的船舶碳排放相关标准体系,也没有绿色修船标准体系和相关认证,ISO也尚未发布专门针对绿色修船的国际标准,无法为修船企业提供可信赖的环保认证服务。

这为舟山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战略机遇,也为舟山成为“规则制定者”带来了最佳契机。

2023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主要负责人带队来到舟山,调研绿色低碳领域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建议舟山结合区域产业特色,探索成立绿色修船国际认证联盟,开展修船行业绿色“双碳”认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舟山标准”,为全国乃至全球修船业绿色转型提供示范引领。

从“等风来”到“立潮头”,舟山抢抓试点机遇

一段绿色新“船”奇,倏然开启。舟山多年来打造的“绿色修船”品牌,为开启这一新征程增添了底气。

市场监管总局一行走后,市市场监管局迅速开展可行性调研,实地走访全市修船骨干企业,全面分析研究成立认证联盟和开展认证工作的方法路径,拟写调研报告。

在市市场监管局计量与合格评定监督管理处处长乐军民的电脑里,保存着一份调研报告初稿。乐军民说,这份初稿是在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对行业的分析报告基础上,反复斟酌、修改,最终撰写而成的。

“对于修船我们都是‘门外汉’,所以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从零开始啃‘硬骨头’。”乐军民说,如今回头再看,创新往往就诞生在从无到有的突破中。

2023年9月,调研报告出炉,被迅速报送至省市场监管局、市场监管总局。其间,市市场监管局领导多次赴省局进行汇报。2024年4月,我市以省局名义正式向市场监管总局提出在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开展绿色修船国际认证试点工作的请示。

“北京去了三趟,杭州已经记不清去了几次了。”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朱波说,有一次飞到北京,结果总局领导临时有事,没有见上面,只能匆匆赶回。2024年10月28日,朱波第三次前往总局作专题汇报,同行的还有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蔡朝才、市经信局副局长孙宇等人,这一次让他印象最深。

“总局一位副局长专门听取了我们关于绿色修船认证试点项目的汇报,他非常感兴趣,也给我们作了很多指示,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这个项目出道即巅峰,打造高质量联盟’。”朱波说,听完倍感振奋,同时也深感任重道远。

2024年11月15日,国家认监委正式批复,同意在浙江自贸区舟山片区开展绿色修船国际认证试点,并要求舟山制定具有国际先进性的绿色修船认证标准、建立国际化的绿色修船认证体系,为全球修船企业提供可信赖的认证服务,推动认证结果采信和国际合作互认,面向国际打造绿色修船中国品牌,提升中国在国际修船行业的话语权。

从“规模领跑”到“标准领航”,舟山锚定全球“C位”

随着舟山“绿色修船”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我市已成功吸引了马士基船运、地中海航运、达飞海运等全球十大船东和优质客户,国际豪华邮轮、大型LNG船、大型汽车滚装船等一批高端、高附加值船舶陆续来舟修理改装。

国家级试点的落地,又为舟山修船业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也划定了全球绿色修船的新坐标。

朱波认为,舟山先行先试开展绿色修船国际认证,通过组建具有国际公信力的绿色修船认证创新联盟,将引导绿色修船产业集聚融合,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最重要的是,可以制定具有国际先进性的标准体系,将舟山修船行业的市场和技术优势转化为制度规则优势,实现‘弯道超车’,让中国(舟山)标准走向世界,助力中国修船业在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中赢得先机。”

孙宇也认为,推进绿色修船标准体系,开展国际化的绿色修船认证,将给予绿色修船企业更大的信心,并进一步提升舟山绿色修船产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面向国际打造绿色修船认证中国品牌,能吸引更多的外国船东来舟山修理改装船舶,进一步巩固我们在全球修船产业中的领军地位。”

在万邦船舶重工(舟山)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方玉川看来,舟山牵头推进绿色修船国际认证试点意义重大,将为全国乃至全球修船行业规则创新提供舟山样本,“可以进一步推动修船产业高质量发展,也能提升舟山国际船舶修船基地的品牌影响力。”

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总经理马昊立表示,目前国际环境已对船舶修造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舟山构建国际绿色修船认证体系,或是破局的关键一招,“这不仅将填补国际标准空白,重塑全球修船业的绿色标准格局,更将使我国在全球绿色航运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随着绿色修船国际认证试点工作的启动,我市接下来将发布绿色修船国际认证试点工作方案,力争今年6月底前成立绿色修船国际认证创新联盟,并加快制订绿色修船标准,开展绿色修船国际认证,逐步形成在产业终端互信互认的国际化标准体系。

从追浪到领潮,舟山修船业的“含绿量”还在不断上升。绿色修船国际标准认证,将成为行业高品质的代名词,也将成为舟山递给世界的又一张金名片。

记者:陈颖丹

编辑:丁米莎

责任编辑:钱汶华

本文来自【竞舟】,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