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开回应咱们的九三阅兵,传出7个强劲信号,有一点特别需要高度警惕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4 11:38 2

摘要:9月3日,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武器装备现代化程度令人惊叹。一位日本专家在现场解说中不得不承认:“五年前还能看出和美国差距很大,但这次已经只剩下很小的差距了。”

天安门广场上铿锵有力的正步声,是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足音,却成了日本政府难以忍受的噪音。

“看完阅兵,你最好祈祷你有奥特曼。”中国网友的一句调侃,瞬间点燃了评论区笑点。而日本网友则忧心忡忡地写道:“日本要是不带点危机意识,那就危险了。”

9月3日,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武器装备现代化程度令人惊叹。一位日本专家在现场解说中不得不承认:“五年前还能看出和美国差距很大,但这次已经只剩下很小的差距了。”

然而当被问及对中国阅兵的看法时,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却轻描淡写地说:“关注相关动向,不便评论。”这番看似低调的表态,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酸葡萄心理?

第一,表面低调,暗中捣鬼。日本政府表面上保持冷静,实则早已通过外交渠道暗中捣乱。2025年8月下旬,日本政府通过驻外使馆向欧亚多国递交外交照会,试图阻挠这些国家参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及阅兵式。

日方甚至宣称中方纪念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带有强烈反日情绪”,直言此举是为“防止中国主导的历史叙事在国际间扩散”。

然而日本的小动作并未奏效。26国领导人依然齐聚北京,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反侵略反法西斯的一边。林芳正的“不便评论”更像是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奈表态。

第二,他们一直说说一套做一套。日本总标榜自己是和平力量,可实际行动却毫无和平诚意。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明明受和平宪法约束,却一门心思突破限制扩军。

2023年,日本通过《国家安全保障战略》,首次将中国定位为“最大战略挑战”,明确提出拥有“先发制人打击能力”。2024年,日本防卫预算突破GDP的2%,达到6.8万亿日元,采购美国“战斧”巡航导弹、F-35B隐形战机等进攻性武器。

日本自卫队规模扩编至25万人,远超“自卫”需求。这些行为彻底暴露了日本右翼势力以“历史修正”为铺垫,推动日本从“专守防卫”转向“主动出击”的野心。可以看出,他们侵略野心依然没有彻底死掉。

第三,历史罪责,避重就轻。日本对历史罪行的态度始终是绕不开的问题。2023年日本NHK民调显示,18-29岁青年中,仅43%知晓“南京大屠杀”的基本史实,28%认为“日本在二战中是受害者而非加害者”。

多年以来,不少日本政客年年参拜供奉着14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2024年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更是以“内阁总理大臣”名义供奉“玉串料”,将战犯美化为“为国捐躯者”。日本的现任首相石破茂也向鬼屋敬献祭品!

在教科书修改上,1982年首次将“侵略中国”改为“进出中国”,2001年右翼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删除南京大屠杀、731部队暴行等关键内容。

更令人愤慨的是,2024年高中教科书进一步抹去“慰安妇”相关表述,通过“文字游戏”消解侵略的残酷性。

第四,做贼心虚,惧怕觉醒。日本对中国抗战纪念活动跳脚,根本原因就是做贼心虚。他们害怕中国的纪念活动唤醒亚洲各国对侵略历史的记忆,怕国际社会看清日方的真面目,更怕中国日渐强大的军事力量。

日本对中国九三阅兵的恐惧,根源在于其历史上侵略罪行的负罪感。阅兵使世界再次关注日本在二战中的侵略行为,如南京大屠杀和细菌战,这与日本国内刻意淡化、美化侵略史的教育和政策形成鲜明对比。

日本政府担心随着大阅兵的传播,他们的子孙后代会知道真相。在日本国内的教科书中,根本不承认二战是对世界各国的侵略,而妄称自己是去帮助亚洲各国人民的。

第五,和平伪装,扩张本质。日本打着“和平国家”的旗号,却暗中推进军事扩张。近年来,日本强化日美同盟,采购147架F-35战机、400枚“战斧”导弹,部署宙斯盾舰,改装“准航母”,发展进攻型武力,彻底打破“专守防卫”原则。

日本还和英国、菲律宾签协议,让自卫队扩张到海外,甚至公然染指台海,声称“T湾有事即日本有事”。

更讽刺的是,日本自己每年都搞广岛核爆纪念活动,却不让别人纪念抗战胜利;他们修改教科书美化侵略,却说中国“篡改历史”。这种双重标准行为,暴露了日本根深蒂固的军国主义思维。

第六,经济困境,战略困局。日本跟隨美国反而自食其果。去年美国搞芯片禁令,日本跟着限制对华半导体出口,自己的电子企业却因为失去中国市场亏得一塌糊涂,反而刺激了中国搞芯片自主研发,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今天美国要对采购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加税,日本一边不敢得罪美国,一边又怕能源成本暴涨拖垮经济,左右为难。

日本现在面临长期的财政困境。在日本的民主体制下,扩大财政支出的社会压力主要来自于社保支出。日本政客为了获得选票,不敢怠慢选民的这种要求。现实就是,日本既不想打仗,也没钱打仗。

第七,历史教训,和平使命。中国举办抗战纪念活动,从不是为了反日,而是为了铭记历史,警示未来。中国14年抗战,3500多万同胞伤亡,这些血的教训在提醒我们和全世界,和平来之不易。

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参与国际维和,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事。中国是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反观日本,要是真的走和平国家的道路,就应该吸取历史教训,停下扩军的脚步,彻底和军国主义切割,否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白江口浪涌千载,铁甲今朝耀东方。狡辩难掩侵略罪,扩军妄覆和平章。历史真相岂容改,亡魂血泪尚未干。若再执迷不醒悟,孤立国际自遭殃。

中国阅兵不仅是展示实力,更是对历史的铭记和对和平的承诺。3500多万同胞伤亡的教训,让我们深知和平可贵,也必坚定不移捍卫它。

# # #

来源:明话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