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水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4 11:23 2

摘要:2025年暑期,学校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紧紧围绕“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育人目标,组织10支重点实践团队,80余支专项团队,2000余名师生深入福建各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学子在理论宣讲、爱国教育、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乡

2025年暑期,学校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紧紧围绕“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育人目标,组织10支重点实践团队,80余支专项团队,2000余名师生深入福建各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学子在理论宣讲、爱国教育、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积极贡献,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职教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一、追寻领袖足迹,强化爱国信念

多支实践团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走进上海、龙岩、三明等红色圣地。团委“青马”实践队探访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四大旧址等地,坚定了“技能报国、制造强国”的理想信念。电力工程学院“日新”实践队赴龙岩,瞻仰瞿秋白烈士纪念园等革命圣地,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匠心筑梦”等实践队则在三明多地开展“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专项活动,通过重走长征路,传承红色基因,让信仰在心中扎根。

二、传承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

建筑工程学院“鲁班建工”实践队深入古建筑保护现场,运用专业技能参与古建修复,体会鲁班精神当代价值;信息工程学院“芯时代智云”实践队走进永安青水畲族乡,调研畲族文化传承与古村落保护,借助信息技术推动民族文化与科技融合;交通工程学院“扬帆起航”实践队探访海丝文化福船馆,与福船非遗传承人签署共建协议,为海丝文化研究搭建新平台。青年们以专业助力,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三、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发展

学校将实践与基层服务紧密结合。团委“蓝水滴”实践队连续六年与泰宁县大田乡中心小学暑期共建。今年,“蓝水滴”实践队与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学子携手,通过非遗手工传承、游戏陪伴等活动实现“大手”拉“小手”。经济管理学院“职梦童行”实践队走进永安贡川中心小学开展夏令营,以推普、美育、心理等课程滋养乡村儿童。水利工程学院“河小禹”实践队联合清华大学博士生赴柘荣,参观水利项目,调研生态修复工程与河长制公园,在公园设立“水韵科普小站”,宣传节水知识,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团委“守青护绿”实践队应用卫星遥感技术,成功绘制蛟湖首份高精度水下地形图,其厘米级精度的探测成果有效填补关键数据空白,为湖村镇开发生态旅游提供了核心科学决策依据。

四、践行向海使命,振兴蓝色经济

“日新”实践队赴宁德参观风电站,聆听国家海洋战略与清洁能源解读,强化服务能源安全意识;开展助农直播、普及电力安全,学习闽东精神与产业脱贫经验,推动蓝色经济发展。“扬帆起航”实践队奔赴泉港区科普海丝文化,走访海洋企业,调研港口运营与“海上共享职工之家”,开展净滩活动,传递“向海而兴”理念。

五、倡导绿色发展,建设美丽福建

实践队在八闽大地践行绿色理念。团委“守青护绿”实践队深入武平捷文村等地,调研集体林权改革等创新路径,感悟“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河小禹”实践队在柘荣开展水土保持调研与节水科普实验;“芯时代智云”实践队深入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学习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协同模式。青年们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与推动者。

六、弘扬工匠精神,推动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研学团”探访世界技能博物馆等地,坚定“技能报国、制造强国”信念。“匠心筑梦”实践队聚焦智能制造,深入三明多家制造企业调研,参观智能化生产线、开展座谈会,了解产业前沿与技术应用。

七、促进民族团结,传递志愿温暖

“芯时代智云”实践队走进青水畲族乡民族中心小学,开展网络安全等专题宣讲;“匠心筑梦”实践队走进陕西延安、山西介休等地,开展科普进校园、敬老服务等志愿活动,在革命热土上践行初心使命。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覆盖广、形式新、成效实。水院青年学子在海洋的壮阔与红土的深情间探索文明奥秘,在乡村的宁静与企业的活力间传递技术之光,在历史的沉淀与未来的憧憬间坚定信仰,真正做到“在实践中学、在服务中悟”。学校将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创新拓展实践育人载体,引导广大学子扎根基层、服务社会、锤炼本领,为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注入青春力量。

来 稿|团委

主 编|融媒体中心主任团 林红烨、刘慧芳

责 编|高艺松

校 稿|潘伟伟、杨永青

审 核|林灿东

来源:宗美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