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中的暖流:一场申遗文化节,李渡如何为白酒业酿造新价值?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4 11:08 2

摘要:白酒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的寒冬期,而国宝李渡的第二届申遗文化节却呈现出一番热闹景象。百窖同开、千年酒宴、公益助学,这场文化节不仅是一场民俗秀,更是白酒行业在困境中探索出路的一个缩影。

李渡申遗文化节的沉浸式创新:在白酒行业调整期中酿造新价值。

文 | 卖酒狼团队

编 | 南风

白酒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的寒冬期,而国宝李渡的第二届申遗文化节却呈现出一番热闹景象。百窖同开、千年酒宴、公益助学,这场文化节不仅是一场民俗秀,更是白酒行业在困境中探索出路的一个缩影。

8月30日,江西南昌进贤县李渡镇郑家山的国宝李渡酒庄鼓乐喧天,以“陶酒共生 头排开窖 福渡万家”为主题的第二届申遗文化节在此盛大启幕。

这场活动吸引了上百位“国粉”现场参与和线上上万观众围观,共同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融汇古今的文化与美酒之旅。

在国宝李渡酒庄,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可触摸、可品味、可沉浸体验的活态文化……

1行业寒冬中的“李渡文化”暖流

2025年对中国白酒行业而言,正处在一个充满挑战的转型关键期!

在消费升级与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度变革。白酒产品动销难成为行业普遍痛点,经销商库存高企,终端市场消费疲软。

与此同时,行业洗牌加速,中小酒企因资金链断裂、渠道萎缩而纷纷倒闭,就连一些区域品牌也难逃被并购或退市的命运。

而就在这场寒冬般的市场考验中,李渡申遗文化节却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象,通过沉浸式体验活动,将白酒文化从酒桌走向生活。

按照业内人士的话说,当白酒行业普遍面临场景单一、文化表达静态化、用户距离渐远等困境时,李渡酒业通过第二届申遗文化节,试图以更系统、更沉浸的方式回应这些挑战。

从开窖仪式到文化讲坛,再到多元体验场景,李渡的实践不仅是一次品牌营销的升级,更折射出白酒行业在文化传承与当代化表达之间的探索……

开窖仪式依古礼进行,既是李渡对“天时地利”的敬畏,也是对核心酿酒技艺的坚守,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品质对话。

今年的开窖大典,承古而不泥古!首次采用“百窖同开”的形式,展现出李渡对800年酿酒技艺下极致品质的“活态传承”

▲百窖同开

据悉,每年盛夏将至,为避免高温导致杂菌滋生,李渡便暂停蒸馏工序,让酒醅继续在窖池中密封发酵,静静“沉睡”一百二十天。在这段漫长的时光里,微生物活动臻至巅峰,酝酿出层次丰富的风味物质,酒体也因此愈发醇厚。这一独特的工艺,最终凝萃成全年最为珍贵的“头排酒”。

值得一提的是,李渡还特别推出“福渡万家”纪念酒,以葫芦喻“福禄”,融唐代凤首壶、元代砖纹、百福图等文化元素于一体,传递“窑生器、窖生酒、道生福”的理念。

汤司令与合作伙伴、学子代表等共同封坛

千年酒香“慢直播”,李渡以文化破圈开启申遗新叙事。在快节奏的直播时代,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慢直播”反而掀起了高潮……不再局限于香型、年份、工艺的“硬科普”,而是将产品融入更广阔的地理、历史与人文语境中,让每一滴酒都承载可以感知、可以共情的文明记忆。

珍酒李渡集团副总裁、李渡酒业总经理汤向阳与中国精细化管理研究所所长汪中求,联袂带来“李渡千年古镇第一讲”,以文化主讲人的身份,带领观众穿越千年,细读李渡与酒的故事。

▲李渡千年古镇第一讲

这场直播没有急促的叫卖、没有秒杀的倒计时,却真正实现了内容破圈。从“王安石闻香下马,晏殊知味拢船”的雅事,到抚河中下游水运繁荣带来酿酒天时;从唐宋八大家中江西独占三席的人文厚度,到唐代青瓷遗存提供的实物见证……

李渡并没有在推销产品,而是在梳理文明。它把散落于历史中的文化片段,编织成一条清晰而动人的脉络。

这场直播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在于其内容的文化深度,更在于它所传递的品牌态度:在追求即时转化、效率至上的直播赛道中,李渡敢于做“慢内容”、讲“深故事”,把商业传播做成了一场文化公开课。

这既体现了李渡对自身品牌历史的充分自信,也展现出其跳出低价竞争、构建文化护城河的远见。

文化,才是最长久的流量;坚守,才是最先进的策略。在李渡的“慢直播”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企业对申遗的信念,更是一种行业走向成熟、走向深度竞争的美好信号。

李渡再一次证明:真正有生命力的营销,不在于声量的大小,而在于文化价值的厚薄;不在于速成的销量,而在于持久的口碑与信任。

另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李渡酒的体验营销模式进一步深化,为白酒行业提供了突破传统消费局限的新思路……

纵观白酒行业,长期以来被禁锢在商务宴请、节日送礼和酒桌文化等有限场景中。这种场景限制不仅制约了消费频率,更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形成了“只有宴席才喝白酒”的刻板印象。

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传统白酒消费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李渡酒业的破局之道,恰恰在于不是让白酒去迎合既有场景,而是让场景成为酒文化的自然延伸。

李渡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消费者在参与中感受酒文化的历史厚重感,在互动中建立与品牌的情感连接。这种连接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

“陶酒共生,千年传承”不仅是口号,更是贯穿所有体验活动的主线。从酿酒工艺展示到宋式雅趣复刻,李渡成功将产品特色与文化传承有机融合,让消费者在体验中自然理解品牌价值。

▲(左)进贤县委常委、副县长聂红兵,(右)李渡镇镇长夏小勇共同铲出头排第一糟

这种以文化为核心、以体验为载体的营销模式,为李渡带来了可观的回报。过去十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证明了体验营销的威力,而本届文化节中“李渡盛宴”成为最具人气的核心IP场景,进一步验证了这一模式的持续生命力。

李渡的创新实践为白酒行业提供了宝贵启示:在消费升级的当下,白酒企业需要从产品思维转向用户思维,从销售导向转向体验导向。只有打破传统场景限制,将白酒文化融入更多元的生活场景中,才能真正触达更广阔的消费市场,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

李渡的破局关键,在于不是让白酒去迎合场景,而是让场景成为酒文化的延伸。通过打造一个复合型场景生态,将白酒从传统“酒桌”中解放出来,嵌入日常生活场景之中。

▲2025我的大学梦助学金发放

李渡的实践表明,当白酒不再局限于酒桌,当饮酒成为一种文化体验和生活方式,这个传统行业才能焕发新的生机。这场围绕酒文化展开的深度体验,才刚刚拉开大幕。

最值得一提的是,李渡酒业没有将申遗停留于企业层面的“独角戏”,而是通过打造可感知、可参与、可共鸣的体验,让申遗这一宏大命题变得可触摸。沉浸式体验实现“全场景覆盖”:抓鱼套鹅、秋日市集、帐篷露营、亲子运动会、汉服妆造、稻田音乐会等多元活动,打破了“白酒仅属于宴席”的刻板认知。

8月30日至10月8日,国宝李渡酒庄推出全定制酿造体验游及五大类别、十大主题活动,一场以酒文化为核心的深度体验正全面展开……

每位参与者都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李渡文化的传播者和申遗的同行者。只有当文化活起来、场景融进去、大众参与进来,白酒的千年文化才能真正走向世界,走向更远的未来。

来源:酒哥杨承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