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萧山公安的未来展望中,“AI+社区警务”可以站在人工智能的肩膀上,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在社区警务工作中找到自己的AI方程式,让“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变得可触、可感、可及,从而有效实现“社区警务智能化、风险防控精准化、群众生活便利化”目标。
AI时代,警务工作的核心命题从未改变,如何用更高效的方式守护辖区平安?当“人工智能+”成为高频词汇,AI技术“+”什么?又该如何“+”?
3月27日下午,萧山区公安分局在钱江世纪城派出所召开“AI+社区警务”建设工作座谈会。
与会人员围绕大模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社区警务工作中的创新应用开展深入交流,为进一步推进“AI+社区警务”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向。
从“治”向“智”
“AI+社区警务”如何探索“未来式”?
在萧山公安的未来展望中,“AI+社区警务”可以站在人工智能的肩膀上,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在社区警务工作中找到自己的AI方程式,让“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变得可触、可感、可及,从而有效实现“社区警务智能化、风险防控精准化、群众生活便利化”目标。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如今,萧山公安探索的脚步正在日益加快,以AI技术为核心的社区智慧警务从“盆景”逐渐变成“森林”,“科技兴警”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智慧巡控+智守社区
“量体裁衣”让“安全”可观可感
两车发生剐蹭,报警后,附近的无人机快速飞抵现场,完成快速取证、喊话车主尽快驶离;
进入危险水域及时提醒、车辆违停立即预警、噪声扰民实时监测……数智广播“耳聪目明”,可对十二大应用场景进行全天候感知,即使警力未到,效果依然“在线”;
借力AI总结预警次数、预警种类、受害人特征等多维度信息,通过机器智呼对易受骗群体实施“诈骗测试”,助力群众增强“反诈免疫力”,实现“以诈止诈、精准宣防”的效果……
全域感知设备+后台解析算法,萧山公安已经构建起“天地一张网,治理一盘棋”的立体化治安防控新格局。“无人机+地面监控”的“空地一体”电子警察矩阵,推动机器换人、数智赋能,提高社会面立体巡防的针对性、即时性、灵活性、有效性。
今后,“24小时”警务室将打通社区警务工作的“最后一米”。通过智能值守前端设备,运用视频解析技术,警务室将针对车辆违停、打架斗殴等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推送至社区民警,落实警力靠前处置,确保社区安全风险早发现、早处置。
“千里眼”“顺风耳”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运用“智慧安防小区”等平台,可以有效减少人力投入;建立智能安防设施设备在线预警平台,保障设施设备在线率与完好率达到95%以上;梳理重点部位、重点领域,生成警情案件热力图和风险评估报告,根据实时变化动态调整防控,科学布警、合理用警。
从“信息传递者”到“战术指挥官”,“AI+社区警务”的实战应用,还将融入多种应用场景。如,萧山公安将搭建义警队伍管理平台,通过数据分析,科学制定发布活动,并对义警的巡逻路线和响应效率进行智能分析与优化,进一步画好警民共建共治的“同心圆”。
可以预见的是,从警情分诊的智能跃迁,到警情溯源的维度突破,再到处置方案的认知增强,将不再局限于描绘的蓝图之中,而是有了探索的更多可能性。
线上智服+警讯智推
“口袋警察”化身便民“智囊团”
群众通过“警务微信”反映,某道路夜间存在飙车、炸街情况,系统自动生成预警报告,流转至交警中队。萧山交警经分析研判,对该路段夜间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治理。
“加一个警察朋友,多一名平安管家”。这是社区智慧警务的生动注脚。在萧山,已有43万人次体验到了“口袋警察”的方便快捷——社情民意全收集、矛盾纠纷快反应。
但这还不够。萧山公安将把AI智能客服集成于“警务微信”,全量汇聚群众反映的治安隐患、矛盾纠纷、举报线索等内容,形成风险清单,指导社区民警精准治理。同时,通过线上问卷调查、收集建议等方式,多维度收集民生数据,针对性开展管理与服务。
群众的获得感,将在更多“小事”中见真章。依托“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萧山公安将公安机关行政审批业务纳入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申请、材料提交、进度查询等服务功能。平台可根据业务类型自动生成办理指南,并实时提醒居民补充缺失材料。如,针对家中有适龄儿童在萧就学需求的流动人口,系统会将居住证办理流程、所需材料等信息进行推送,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
此外,警务工作的透明度也将进一步增强。届时,“警务微信”会定期全量推送社区警务工作动态、警情通报、安全提示等信息,分层分级推送针对性地安全宣防信息,细化宣防工作的颗粒度,提升社区警务的亲和力、公信力。
从“经验决策”到“数据赋能”,“口袋警察”可以是“政策通”,也可以是“老娘舅”,还可以是“智囊团”,让群众享受“0次跑”解决“N个问题”,探索更多便民利民的新途径。
智能“画像”+智驱测评
大幅提升群众获得感
运用AI技术,开发实用性强的警务助手,为社区民警日常工作提供支撑;自动生成检查清单,明确重点内容与标准,确保社区工作规范高效。
科技强警,不仅是为人力投入做“减法”,更是为警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做“加法”。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大幅度提升。
当前,“萧警▪知乎”搜索引擎经过迭代升级,已经构建起警务知识的实战实训体系,推动全员人才队伍建设、全警能力提升。“足不出所”,即可开展警务实战训练,这是萧山公安下一步的目标。
根据社区民警日常工作中的表现,生成全警“能力画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理念,模拟真实的社区警务工作场景,让社区民警通过VR设备进行实操演练,并由AI对民警处置流程进行质效评估和智能反馈,帮助民警发现自身不足,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构建“实操实训—数据复盘—精准补短”的闭环训练机制。
同时,运用大数据能力,整合人口管理、安全防范、矛盾调解、服务群众等关键指标项,对社区警务工作定期开展智能化测评、统计工作,客观体现社区警务工作质效。通过对测评数据深度分析,及时发现社区警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反哺社区警务工作,提升民警工作的能力。
在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看来,“AI+社区警务”并非公安机关的“独舞”,而应是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交响”。当科技的温度转化为民生的温度,带来的不仅是新质战斗力的跃升,更是守护这座城市安全韧性的强大底气。
来源:杭州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