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始终将爱国主义教育视为培育时代新人的根基工程,学校校长闻姝清表示:“我们要培养的不仅是大国工匠,更是胸怀家国的时代新人。”正是基于这样的办学情怀,学校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结合,倾力打造“人民英雄杨靖宇百米长卷展示馆”,构
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始终将爱国主义教育视为培育时代新人的根基工程,学校校长闻姝清表示:“我们要培养的不仅是大国工匠,更是胸怀家国的时代新人。”正是基于这样的办学情怀,学校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结合,倾力打造“人民英雄杨靖宇百米长卷展示馆”,构建起贯通历史与未来、融合科技与人文的思政教育新格局,打造沉浸式思政教育新范式。
数字赋能,打造沉浸式教育新阵地
学校依托著名画家赵明仁《人民英雄杨靖宇》百米长卷,组织学生通过数字化技术动态还原抗联战士雪地作战、智斗敌军等场景,并辅以LED大屏背景渲染,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零下四十度坚守”“草根棉絮充饥”的英雄壮举。打造数字化展馆,配套开发系列微课,通过线上让更多的人了解东北抗联的故事,让展馆在虚拟世界里拓展丰富更多内容。
课程思政,实现专业教学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
创新实施“场馆即课堂”教学模式,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结合长卷内容讲授专题思政课,同步推出“写给杨靖宇将军、少年铁血队的一封信”“穿越时空的对话”等互动环节,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手写书信等方式与历史对话,使红色教育从单向输出转向双向共鸣。
传承红色基因,多维度激活精神力量
与英雄后裔共述历史,学校特聘杨靖宇将军嫡孙马继志和长卷创作者赵明仁为客座教授,定期开展专题讲座,通过家族记忆与艺术创作的交织,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英雄精神的温度。学生从“观众”变“主角”,组建学生讲解团、抗联故事会宣讲队,选拔优秀学子担任长卷馆讲解员,累计完成校内外讲解40余场。
专业融合,构建数字技术驱动的教育新场景
学校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专业群优势,将展馆打造为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平台。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通过所学专业,对百米长卷的深度开发,让《人民英雄杨靖宇》百米长卷动起来。这种深度融合使展馆成为“行走的课堂”,近半年来,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累计完成展馆数字化改造项目17项,将展馆建设过程转化为教学案例,实现“做中学、学中悟”的闭环育人模式。
校地协同,构建社会化教育大格局
场馆自开放以来,已吸引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学生团体前来参观学习。学校累计接待省内外领导嘉宾及单位40余家,覆盖3000余人次,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科技+思政”标杆。学校配合吉林教育电视台制作的专题片《热血》已于近期播出,基地参评长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评选。
经过系统性建设,百米长卷馆已成为集数字化展示、沉浸式教育、专业化研究于一体的红色教育综合体,学校党委书记解双箭表示:“我校将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带领广大师生,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树立大学生的信念灯塔,投身民族复兴伟业,辉映美好前程!”
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通过科技赋能、实践育人、全媒传播,构建起“历史可触摸、精神可传承、未来可创造”的立体化教育生态。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