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临沧边境管理支队班洪边境派出所依托“佤山前哨”群防群治组织力量,成立3支社区先锋队,细化社区基础工作,有效实现矛盾化解有“温度”、隐患排查有精度、普法宣传有深度。上至房前屋后,下至田间地头,筑起一道道平安防线。
临沧边境管理支队班洪边境派出所依托“佤山前哨”群防群治组织力量,成立3支社区先锋队,细化社区基础工作,有效实现矛盾化解有“温度”、隐患排查有精度、普法宣传有深度。上至房前屋后,下至田间地头,筑起一道道平安防线。
“江三木落”矛盾调处小分队 巧解“千千结”做好“和事佬”
“多亏你们来评理,不然我和李家为这块地得吵到明年。”村民刀大姐握着民警的手连连道谢。
原来,刀大姐与邻居因土地纠纷争执数月。矛盾调处小分队得知情况后,联合村组干部、社区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多次上门调解,用皮尺丈量土地,用政策明晰权责,最终两家人握手言和。
矛盾调处小分队依托班洪所“江三木落”矛盾调解品牌,持续向各村寨延伸,秉持“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原则,结合“法理+情理”双轨调解模式,今年已成功化解家庭矛盾、土地纠纷等5起,调解成功率达95%。
不知从何时起,“江三木落”在辖区群众的心中已不再是一句普通的佤语,更是该所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金字招牌。
“边寨盾垒”隐患排查小分队 织密“安全网”做好“吹哨人”
“我们就烤个玉米,能有啥危险?”傍晚,班洪乡南滚河畔,几名年轻人正围着火堆野炊,面对匆匆赶来的民警,他们满脸不解。
“枯草稍沾火星就能烧成一片,河滩周围全是林子,怎么不危险?而且这里水深,下水有溺水风险。”隐患排查小分队民警说。
见火苗蹿起半米高,几人这才后怕地帮忙灭火,并呼唤在河里打闹的同伴上岸。
每日,从街道商铺巡查至河道山林,这支小分队一路展开“拉网式”排查,针对用火用电等一系列安全隐患做到发现一起、整改一起。
今年以来,小分队劝阻违规用火行为17起,整改用电安全隐患15处。“现在连孩子都知道‘进山不带火’了。”村民鲍大哥指着寨口新贴的防火标语笑道。
“法润佤山”普法宣传小分队 传递法治声做好“播种者”
“要是上个月没听你们的反诈课,我的养老钱就被骗走了。”村民老白举着手机,让普法宣传小分队民警小李看刚拦截的诈骗短信。院子里,10余名村民围坐一圈听民警讲解法律知识。
今年以来,小分队常态化“送法进村、送法到户”,开展宣传活动10余场,发放资料300余份,定期设立普法宣传有奖问答活动,把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等群众日常生活用品当作奖品送到群众手中,群众学法热情被迅速点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辖区蔚然成风。
化解家长里短,守护万家灯火,传播法治声音,3支社区先锋队用真心换真情,始终以实干护平安,用一件件暖心实事,书写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答卷。
记者 杨子
来源:云南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