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我们要聊一个非常有趣但也让人有点困惑的主题——路易体痴呆(Lewy Body Dementia,简称LBD)。很多朋友可能听说过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但路易体痴呆听起来似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非常有趣但也让人有点困惑的主题——路易体痴呆(Lewy Body Dementia,简称LBD)。很多朋友可能听说过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但路易体痴呆听起来似乎有点陌生。其实,它可以看作是这两大疾病的一种“中间结合状态”,兼具了两者的特征。
据统计,路易体痴呆占所有痴呆病例的10%-15%,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虽然不像阿尔茨海默病那么“家喻户晓”,但它对患者和家庭的影响一点也不小。
痴呆(Dementia)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病,而是一个“结果”,就像一个大箩筐,里面装着各种原因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常见的“装进这个箩筐”的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额颞叶痴呆,当然还有我们今天的主角——路易体痴呆。
路易体痴呆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在大脑里有两个“麻烦制造者”:一种是α-突触核蛋白(Alpha-synuclein)的异常堆积,这种蛋白会错误折叠,形成所谓的“路易体”(Lewy Bodies),主要影响大脑的神经元功能;另一种则是阿尔茨海默病常见的病理特征,比如β-淀粉样蛋白(Amyloid-beta)和Tau蛋白(Tau Protein)的异常聚集。这两个“捣乱分子”一起作用,让路易体痴呆的症状变得异常复杂,既有认知问题,又有运动障碍,甚至还有精神和睡眠方面的表现。
打个比方,如果把阿尔茨海默病比作“记忆的窃贼”,帕金森病比作“运动的绊脚石”,那路易体痴呆就像一个“双面怪盗”,既偷记忆,又拌脚步,还会搞乱你的睡眠和情绪。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看看它的“四大症状”。
路易体痴呆的第一个核心症状是认知功能下降,但它和阿尔茨海默病不太一样。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最明显的表现是记忆力严重丧失,比如记不住昨天吃了什么,甚至不认识家人。而路易体痴呆的记忆问题没那么突出,它更像是让你的注意力“涣散”了。
举个例子,假设你在玩一个连数字的游戏,从1连到25,正常人可能几秒钟就完成了,但路易体痴呆患者可能连到10就忘了下一步是多少,或者干脆走神了。这种注意力涣散让他们很难专注于手头的事情。
此外,他们的语言功能也会受影响,比如看到一个苹果,却怎么也想不起它叫“苹果”,或者描述东西时吞吞吐吐。这种情况在医学上叫“命名困难”,是路易体痴呆认知障碍的一个典型特征。
这一点非常像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僵硬,比如手臂抬起来感觉硬邦邦的,像木头一样;运动缓慢,走路变得拖拖拉拉,步子很小;还有静止性震颤,就是手不拿东西时会不由自主地抖动,像在“打节拍”。如果你让他们伸出手,你可能会看到那种轻微但持续的颤抖。
除此之外,平衡问题也很常见。他们走路时容易摇晃,甚至摔倒。比如一个患者可能只是想从沙发上站起来,却突然失去平衡“扑通”一下摔在地上。
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简称RBD),正常人睡觉时,尤其是做梦的快速动眼期(REM期),身体是“瘫痪”的,肌肉完全放松,只有眼睛在动。但路易体痴呆患者却不一样,他们的“梦境会动起来”。
比如,一个患者可能梦到自己在打架,结果睡着时真的拳打脚踢,把旁边的枕头都揍飞了;或者梦到有人追他,就在大喊大叫,甚至从床上滚下来。这种行为不仅让患者自己睡不好,还可能吓到家人,甚至造成意外伤害。研究发现,RBD是路易体痴呆的一个早期信号,有时候比认知或运动症状出现得还早。
路易体痴呆患者很容易“看到”或“听到”不存在的东西。比如,他们可能会指着空荡荡的角落说:“你看,那有个小女孩在跳舞!”或者闻到一股莫名其妙的烧焦味。这种幻觉以**幻视**最常见,而且往往非常生动具体,不像模糊的影子。
幻觉还会引发其他问题,比如妄想。一个患者可能坚信自己的老伴出轨了,甚至说:“我昨天亲眼看到她跟别人跑了!”或者觉得有人偷了他的东西,整天坐立不安,来回踱步。这些精神症状让患者的情绪变得很不稳定,可能一会儿焦虑,一会儿抑郁,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此外,路易体痴呆还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导致一些额外的麻烦,比如直立性低血压(站起来时头晕)、尿失禁(控制不住小便)、甚至性功能障碍。这些问题虽然不是核心症状,但会让患者和家人的生活更加艰难。
尚无治愈方法,主要目标是控制症状,提高患者和照护者的生活质量。简单来说:
1. 运动症状:常用帕金森病药物,如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改善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缓慢,但剂量需谨慎调整,因患者可能对药物敏感。
2. 认知和精神症状: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可轻度改善认知功能和幻觉;对于严重幻觉或妄想,可能使用低剂量抗精神病药,但需小心副作用。
3. 睡眠问题: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可用美拉托宁或少量镇静剂处理,避免患者夜间躁动。
4. 情绪管理: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可缓解抑郁和不安。
这些治疗只能缓解症状,无法延缓疾病进展,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方案,同时配合非药物支持,如物理治疗和心理辅导。
确切原因还不完全清楚,但简单来说,与几个因素有关,受遗传、环境和年龄等多重因素影响
1. 蛋白质异常:大脑中α-突触核蛋白(Alpha-synuclein)异常折叠并堆积,形成“路易体”,损害神经元功能。
2. 遗传因素:虽然大多数病例并非直接遗传,但某些基因突变(如SNCA或GBA基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来源:罗夕夕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