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胰腺癌,是一种连医生都害怕的病。不是因为治不了,而是因为它发现得太晚,痛得太深,拖得太久。很多患者,直到生命的最后几个星期,才真正明白“什么叫生不如死”。
胰腺癌,是一种连医生都害怕的病。不是因为治不了,而是因为它发现得太晚,痛得太深,拖得太久。很多患者,直到生命的最后几个星期,才真正明白“什么叫生不如死”。
作为临床医生,我们见过无数种病痛的模样,但胰腺癌患者在生命尽头的那种挣扎,是连旁人看了都会心碎的。
在病房里,家属常常低声问我:“他是不是很痛?”我不忍说得太直白,只能轻声回一句:“我们尽量让他舒服些。”但心里明白,这种“舒服”,只是尽力减轻一点点,真正的苦,只有病人自己知道。
今天,我们不回避这些痛。我们要说清楚,胰腺癌临终前患者到底经历了哪些难熬的关口。这不仅是为了理解他们经历了什么,更是为了提醒更多人:胰腺癌,不只是一个“晚期”问题,它是整个身体系统被拖入深渊的过程。
第一关:疼痛,像在身体里点了一把火
胰腺的位置很“深”,躲在胃后面,贴着脊柱。它一旦长了肿瘤,最先压到的就是腹腔神经丛——这是一片密密麻麻的神经网,专门传递疼痛信号。就像有人拿着钉子在你身体深处不停地拧,止痛药常常挡不住。
这种痛,不是简单的“胃疼”或“肚子不舒服”。有患者形容,“就像有人在我背后拿着火钳捅进去搅”。更糟的是,这种痛是持续性神经性疼痛,不是发作一下就过去,而是24小时不间断地折磨人,晚上睡不了,白天坐不住,翻身都像被刀割。
医学上,我们通常会开吗啡类镇痛药,但很多晚期胰腺癌患者,即使连用三种镇痛方案,也只能将疼痛从10降到7。真正意义上的“无痛”,很难做到。2021年《中华肿瘤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晚期胰腺癌患者中,有超过63%的人在生命最后两周仍处于中重度疼痛状态。
第二关:黄疸,皮肤眼白变黄,瘙痒如蚂蚁爬
胰腺癌往往会阻塞胆总管,胆汁出不去,血液里胆红素飙升,皮肤、眼白发黄是第一眼能看到的异样。可真正难受的,不是颜色,而是痒——那种全身性胆盐瘙痒,不是挠两下就能缓解的。
有个老大爷,晚期胰腺癌,一晚上抓破了胳膊和腿,床单上都是血。他说:“医生,我不是痛,是痒得想撞墙。”这种瘙痒来自胆盐沉积在皮肤下,刺激神经末梢,就像每一寸皮肤下都藏着蚂蚁窝。
有些患者,甚至会因为瘙痒引发焦虑、失眠、情绪崩溃。医学上可以尝试用胆道支架置入术或经皮引流,缓解阻塞。但到了终末期,病情常常复杂得做不了手术,只能靠药物缓解,效果因人而异。
第三关:恶心呕吐、腹胀厌食,吃不下,也排不出
胰腺癌中晚期,肿瘤压迫十二指肠或胃出口,胃内容物排不出去,吃一点点东西就胀,甚至喝水都吐。患者常说的不是饿,而是“吃了更难受”。
很多人误以为癌症病人是“吃不下才瘦”,其实真正的原因是癌性恶液质——一种全身性代谢崩溃状态。即使高热量、高蛋白补进身体,也像倒进了破桶里,全身组织无法利用,反而加重代谢负担。
这种机制还会让肌肉流失得飞快。有研究显示,胰腺癌患者从确诊到临终,平均体重可下降超过20%,尤其是骨骼肌量下降最明显。到了晚期,病人连坐起来都困难,整个人像“抽了骨头”,躺在床上动不了。
第四关:精神崩溃,像被关进自己的身体牢笼
人在极度疼痛、瘙痒、饥饿、虚弱中,心理状态也会迅速崩坏。很多晚期胰腺癌患者,会出现癌因性抑郁,甚至产生强烈的死亡意愿。有些人,会主动要求停药、停营养支持,甚至请求“安乐死”。
有个老年女性患者,病床上睁着眼看着天花板,一句话都不说。她女儿哭着问她“疼不疼”,她只是摇头,眼泪从耳边流下去。那不是没感觉,而是已经说不出话了——抑郁合并意识模糊,是很多终末期胰腺癌患者的真实写照。
医学上,我们会尽量使用抗抑郁药物、心理干预、镇静支持来缓解这部分痛苦。但现实是,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缺乏专业的姑息护理资源。病人躺在家里,靠家属一点点照料,每天都在倒数。
一个让人心痛的现实是: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不到10%。
早期发现的比例不到20%。因为它的位置隐蔽,早期症状模糊,很多人是因为“胃不舒服”去了消化科,等做出影像学检查时,肿瘤已经长到4、5厘米,甚至已经转移肝脏、肺部。
2023年《中华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指出,胰腺癌患者从初次出现非特异性腹部症状到确诊,平均延误时间为92天,几乎错过了所有治疗窗口。
痛苦的终点不在病房,而在拖延中。
你该警惕的,不是“痛得受不了”,而是“隐约不适”时的不当一回事。
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长期吸烟者、慢性胰腺炎患者、糖尿病病史超过5年的人群、有胰腺癌家族史者。尤其是那种突发的血糖波动或者“突然瘦了但吃得不差”的人,更要当心。
很多人问:那我该怎么查?别自己查百度。直接去医院,做个增强型胰腺CT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这些检查比普通B超清晰得多,能看到早期的胰腺结构变化。
早发现,才有早治疗的可能。
胰腺癌一旦发现是可切除状态,我们有机会做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也叫Whipple手术),联合术后化疗,生存期可以大幅提升。现在还有一些新型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方案,虽然不是每个人适合,但终归给了一线希望。
作为医生,我们不是要渲染恐惧。但也不愿再看到一个个拖到晚期的患者,用尽全家积蓄,只换来几个月痛苦的维持。我们希望,更多人能把“胰腺癌”这三个字,放在心上,不要等到疼了、黄了、瘦了,才开始慌。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张伟.晚期胰腺癌患者疼痛管理现状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21,43(5):426-430.
[2]李静,王磊.胰腺癌患者癌性恶液质的机制与干预研究进展[J].临床肿瘤学杂志,2022,27(3):215-220.
[3]赵晨曦.胰腺癌早期诊断的现状与挑战[J].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12):913-917.
来源:王医生健康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