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对谁错?东北大妈在日本地铁看阅兵,被中国小伙阻拦,大妈怒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4 08:11 1

摘要:9月3号这天,日本东京地铁车厢里上演了一场让人瞪眼的冲突。一位东北大妈拿着手机看咱们国家的大阅兵直播,把音量调得老大,周围乘客皱眉,结果被个年轻小伙提醒“别外放”。大妈一听急眼了,非但不听劝,还甩出一句“我是中国人,看不得?”两人吵了五六分钟,大妈用东北话怼人

文|芒果

编辑|芒果

9月3号这天,日本东京地铁车厢里上演了一场让人瞪眼的冲突。一位东北大妈拿着手机看咱们国家的大阅兵直播,把音量调得老大,周围乘客皱眉,结果被个年轻小伙提醒“别外放”。大妈一听急眼了,非但不听劝,还甩出一句“我是中国人,看不得?”两人吵了五六分钟,大妈用东北话怼人,小伙憋着气坚持劝阻,最后弄得车厢乌烟瘴气。这段视频发到网上后,全网都在骂小伙“不识大体”,说在抗战胜利纪念日这天,中国人在日本地界儿就得硬气点。

这事儿听着简单,细想矛盾点可不少。大妈觉得今天是咱们国家扬眉吐气的日子,看个阅兵图个热闹,哪能管那么多规矩?小伙倒好,怕影响中国人在日本的形象,上来就要管大妈。可问题来了,他开头一句“这里是日本”彻底激怒了大妈——搁谁身上,听着这话都以为对方是故意给脸色看。有网友扒出小伙可能也是中国人,说他日语发音生硬,气得大妈直问“你是哪国人?”,结果人家愣是不接话。要我说,这事儿怨不得谁,就是双方都没换位想事儿。

类似的事儿其实不新鲜。去年巴黎有家中餐馆,中国人因为插队跟当地人吵起来,最后网上也是骂声一片。可细想想,人家法国规矩就是先到先得,咱图个便宜闹出事,不还是给中国人扣帽子?这次的大妈和小伙也一样,大妈心里憋着对日本的旧仇,小伙又太在意规矩,两边都带着情绪,哪还能好好说话?

说实在的,要搁我在这儿,肯定先帮大妈把视频传到手机,让她接着看,再小声劝她戴耳机。可网上那些人非要给小伙贴标签,说他“不爱国”,这不又走向另一个极端?现在中日关系微妙,咱们使馆早该发些提醒,比如教留学生和游客怎么在日本守规矩,又不丢脸面。比如视频网站能不能搞个“静音模式弹幕”,既能看到热闹,又不打扰别人。

这事儿闹到现在,网上还有人吵吵要扒小伙照片。可你细品,他要是真在日本混日子的中国人,被人认出来不得整天遭白眼?反过来,大妈这么一闹,那些日本乘客会不会觉得中国人素质差?说白了,咱们国家现在是强了,但该守的规矩还得守。就像大妈说得对,咱们现在敢硬气了,可硬气得时候也要动脑子——在自己家可以想咋闹咋闹,在别人地界儿总得长点心眼儿。

最近网上还传,日本地铁要开始用中文播“请勿外放”,这不正说明问题吗?咱得琢磨着怎么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的素质,别光顾着发脾气。这次的大妈是够仗义,可要是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能不能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比如说看直播时候带个耳机,看完再跟旁边人聊聊感受,不也挺好?

随着这一事件在网络上不断发酵,有网友说“大妈做的很好,很对,唯一不足的就是不该打码”,我觉得大妈的行为值得肯定,但打码是对他人隐私的保护,很有必要。

还有网友说“那个小伙是对的,要尊重当地的习惯。日本人坐铁都是不发出声音。大妈给人一个非常不好的印象”,我认为尊重当地习惯是应该的,但不能因为在日本就一味迎合,同时也要看行为是否真的过分影响他人。

也有网友说“小伙子是对的,不管在哪个国家,也要保持国人的素质,你声音太大影响别人是没有素质的表现,并不是这个小伙子不爱国,爱国跟素质是两回事”,我觉得在公共场合保持合适音量是基本素质,这和爱国并不冲突。

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为网友观点整理,不代表本人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来源:今日芒果Pj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