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白露在农历七月!老话“白露在头三九乱穿衣”,今冬是暖冬?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4 04:41 2

摘要:清晨的草叶上挂满晶莹的露珠,凉风悄悄钻进行人的衣领——2025年的白露节气(9月7日16时51分)正踩着农历七月十六的步点走来。老人们常说:“白露在头,三九乱穿衣;白露在尾,三九冻死牛!”今年白露赶在农历七月(即“在头”),莫非暗示今年冬天会是个暖冬?

清晨的草叶上挂满晶莹的露珠,凉风悄悄钻进行人的衣领——2025年的白露节气(9月7日16时51分)正踩着农历七月十六的步点走来。老人们常说:“白露在头,三九乱穿衣;白露在尾,三九冻死牛!”今年白露赶在农历七月(即“在头”),莫非暗示今年冬天会是个暖冬?

白露

一、白露位置藏玄机:今年冬天冷不冷?

农谚就像自然界的“天气预报员”,用朗朗上口的句子总结千年智慧。所谓“白露在头”,指白露节气出现在农历七月(早白露),预示冬季相对温和,三九寒天时人们甚至能“乱穿衣”而不觉严寒;反之若在八月(晚白露),则可能遭遇“冻死牛”的酷寒。

暖冬

今年白露恰逢农历七月十六,正是“在头”的典型!但先别急着收秋裤——现代气候受全球变暖、大气环流等多因素影响,农谚更多是古人经验的诗意总结,精准预测还需结合科学气象预报。

二、白露竟分“公母”?今年还是“母白露”!

除了时间早晚,白露还有更趣味的分类:

· 按时辰分:午前为“公白露”,午后为“母白露”。今年交节在16时51分(午后),属“母白露”。

· 按日期单双分:农历单日为“公”,双日为“母”。今年七月十六为双日,又是“母”。

白露节气

农谚笑谈:“公白露丢,母白露收”,母白露常预示丰收年景!看来今年秋收值得期待。

三、白露不露身!养生记住“三件套”

白露后昼夜温差可达10℃以上,老祖宗叮嘱“白露勿露身”,这些习俗暗藏健康智慧:

1. 吃龙眼:福州人坚信“白露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虽夸张,但龙眼补气血、安神志,正是应对秋燥的佳品。

吃龙眼

2. 饮白露茶:此时茶叶经夏暑锤炼,口感甘醇清香,俗称“秋白露”,老茶客视若珍宝。

3. 喝米酒:湖南、江浙一带自酿白露米酒,醇香温润,三个月后恰逢寒冬,可驱寒暖身。

防燥口诀:“少吃辣,多吃白,银耳梨子端上来!”白露后易出现口干、皮肤干,多食白色食物(百合、梨、银耳)能润肺生津。

吃雪梨

四、农事指南:播种收获看时节

白露是田间忙碌的哨声:

· 种麦口诀:“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寒露种沙滩”——山地寒冷需早播,平原沙地可晚些。

· 天气预言:“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晴好助丰收),“白露下了雨,市上缺少米”(阴雨恐减产)。

今年白露逢双又为母,恰是丰收吉兆!但农户仍需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抢收晾晒。

五、现代人如何过白露?小技巧大用处

· 穿衣:采用“洋葱式穿搭”,早晚加外套,午间透气防着凉。

穿外套

· 运动:宜选散步、太极等舒缓项目,避免大汗淋漓耗阳气。

· 居家:夜间关窗防凉风入侵,空调温度别低于26℃。

结语: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活共舞

白露节气如同自然寄给人类的明信片,提醒我们顺应天时、沉淀身心。今年“白露在头”的巧合,既是对冬季的温柔预告,也是对当下生活的馈赠——别忘了泡杯白露茶,尝颗龙眼,感受这份独属秋天的甘甜。

秋收

今日互动:你家乡有哪些白露习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天气请以气象部门预报为准)​​​​​​

来源:农村晓彤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