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脱下工服两个月后,网红“佛山电翰”(下称“电翰”)与搭档重回车间。熟悉的流水线上,两人蓝衣未改,但镜头对准的不再是螺丝,而是某品牌空调的广告脚本。
脱下工服两个月后,网红“佛山电翰”(下称“电翰”)与搭档重回车间。熟悉的流水线上,两人蓝衣未改,但镜头对准的不再是螺丝,而是某品牌空调的广告脚本。
从流水线工人到佛山罕见的有全国知名度的网红,这位撞脸张翰的“00后”少年,曾经用一套魔性甩手动作掀起全网狂欢,抖音话题登顶热榜,甚至让“打螺丝”成了互联网新符号。
然而,流量裹挟的不仅是名利:百万广告费与“文旅推荐官”头衔背后,“作秀”“富二代”等争议如影随形。面对质疑,电翰撕掉“打螺丝”标签,踏入新的冒险。一个普通人爆火之后,将往哪走?他也在寻找答案。
佛山电翰抖音主页截图。
撞脸张翰的“00后”
一个明星梦的起点
这几年,人气高过明星的普通人层出不穷:以沉稳诗意的带货风格实力圈粉的董宇辉,凭借一首“挖呀挖呀挖”洗脑全网的黄老师……
在“万物皆可直播”的时代,一部手机为大众平等地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流量与算法也让许多平凡人实现“一夜成名”的神话。来自南海西樵的电翰(网名)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
电翰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优质男青年。他出生在佛山的一户小康家庭,性格独立不恋家,17岁为了积攒“恋爱基金”出去兼职,18岁开始就不向家里要钱。大专毕业后,他做过星探公司的营销人员、家电企业的带货主播等多种工作,但都不长久。
要说他的优势,外形肯定是其中之一。“读大学时就经常有同学说我长得像张翰,他也是我的偶像之一。”电翰透露,自己从小有个明星梦,为了让“梦想成真”,还特地找姐姐借了八千元“巨资”去箍牙。
2020年,受多方因素影响,越来越多人开始做直播,电翰也是其中一个。为了摸索脱口秀直播,他特地买了一些书自学话术,背了很多顺口溜。有一次,他在公交上看书入了神,一时竟忘了要下车,直接坐到了终点站。
当然,电翰深知“撞脸”张翰是引流的一大“噱头”,因此取名“电翰”,也刻意模仿张翰拍过一些视频。他发的第一条短视频就是模仿张翰在电视剧中的一个梗,这为他建立了流量基础。“当时我就有10万粉丝了,不过没把握住。”这可能是电翰离“网红”最近的一次。
流水线上的魔性甩手
一场“意外”的网上狂欢
“打螺丝”一直是电翰最醒目的流量标签。然而,最初他进厂打螺丝,只是为了糊口。
“之前自己直播时收益并不高,每个月生活都成问题。”2022年5月,电翰决定去亲戚家的工厂兼职打螺丝来补贴生活。工厂打螺丝是按件计费,做一个螺丝可以赚五毛钱,由整条流水线的工人分。
打个比方,这条流水线打100个螺丝总共可以赚50元,电翰大概可以拿到7、8元。当然,相比其他工人固定上下班时间,他兼职的时间更灵活,一般一天工作六个小时。
一套、一拧、一转、再一甩手,一个螺丝就拧好了……看过电翰直播的人,大多会被他们夸张利落的动作吸引。“你还别说,我打螺丝很快的!”电翰计算过,打一个螺丝只要15秒,是普通人耗时的三分之一。
“打螺丝”是电翰最醒目的流量标签。受访者供图
起初,电翰只是抱着玩玩的心态,在打螺丝时开了直播,没想到人气慢慢上去了。于是,他们开始重视直播,并逐步植入一些夸张的表演动作,让大家看得更开心。
转机往往都在不经意间发生。2023年10月2日,电翰发布了一条名为《否极泰来 物极必反》的视频,迅速登上抖音挑战榜 TOP17,其标志性甩手动作也被全民模仿。截至今年2月,该视频点赞量超300万次,评论近30万条,到现在还有网友在视频下留言。
“我到现在都没完全明白这条视频为什么火。”在他看来,这里面夹杂着“外形”“动作”等多重因素,更离不开平台算法的加持。最近,他习惯早起刷年轻人做煎饼的视频,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他们摊煎饼的动作很快,干活很卖力,散发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这和大家喜欢看我日复一日充满激情地打螺丝是一个道理。”
电翰因打螺丝视频走红。图为抖音视频截图。
两条广告吸金200万
流量背后的商业密码
电翰比张翰还“火”,这不是一句玩笑。
目前,电翰的抖音粉丝数量超过243万,比张翰本人还多。此外,他一场直播的平均观看人次在300万-400万左右,最高在线人数突破10万,数据很可观。
在屏幕那头观看直播的人都是谁?电翰商业合伙人郑大鑫说,电翰的粉丝中约六成是男性用户,没有特定的职业圈层或“榜一”大哥。除了请初创时期的铁粉帮忙维护粉丝群外,电翰也没有接受过其他粉丝的线下邀约,“主要还是怕出现意外情况”。
泼天的“流量”,蕴藏着可观的变现机会。直接的收益来自直播粉丝送礼物。郑大鑫说,电翰没有签公会,粉丝打赏所得与平台对半分,之前一场直播的粉丝礼物收益有几千块。
更大的收益来自商务合作。“我们火的时候,很多人来寻求合作,既有大企业,也有不知名厂商。”郑大鑫透露,当时某知名手机品牌计划推出一款主打性价比的新款手机,看中自己正能量的“产业工人”人设,开出了两条视频200万元的高价广告费。
“其实那些不知名品牌开的价更高,但我们不想接,怕产品质量没保证。”他说,目前电翰已经接了10多个商务合作,一般商务合作的收益平台会抽取5%,中介方也要按比例抽取部分。
除了拍推广视频,直播带货也是主播流量变现的重要渠道。郑大鑫透露,电翰参与的直播带货大多是公共认知度较高的品牌,收益主要是销售额的分成,“目前赚的钱基本能维持我们10多个人的团队运营”。
然而,随着人气走高,网络上对于电翰的质疑也越来越多:“他是蹭明星流量”“打螺丝只是为了作秀”“他其实是富二代,平时都开豪车”……对此,电翰有些无奈地调侃道:“人红了就招黑,可能是怕我挣太多?”
他说,自己只是出生在佛山的一个小康家庭,家里有车有房,但绝对算不上富二代,另外,对于很多人质疑的炒作,他说,“自己拍的视频从未投过流”。
如今的电翰已学会面对流言,有时也会偷偷开小号用表情包回怼“黑子”。但在当时,突然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20岁出头的他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他搭档甚至用“差点自闭”来形容电翰的状态。
“直播间外的我,性格有点自卑。”电翰坦言,同时被几十万人看着,很有压力,而且媒体报道又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正面励志的形象,让他一时间变得很迷茫,生怕在直播间说错话做错事。于是,他选择暂停直播,一停就是四个月。
恢复直播后没多久,电翰陷入了一场舆论漩涡。2024年3月他因“深夜直播选粉丝”引起争议上了热搜,被许多网友斥责其“深夜选妃”“不尊重女性”,更有人要他“多读书”。次日,他发布视频称,自己只是找照片让网友知道自己喜欢的类型,并检讨道歉。
再次提起这件事,电翰坦言,过去自己一直走娱乐主播的路线,缺乏敏感性,“作为一名公众人物,更应该谨言慎行”。
苦练咏春一个月
非遗文化的“破圈”实验
“我要结束打螺丝生涯了。”今年1月17日,电翰突然的发声,让粉丝哗然。他解释,主要是工厂没订单了,自己也不靠打螺丝赚钱了,再打螺丝都觉得在作秀。
其实,作出这一决定,并不是一时之举。从2024年复播之后,电翰直播的场次就开始逐渐减少,从一个月平均五六次变为一个月一两次,“那时候订单就开始变少了,本来我们拧螺丝的速度就很快,几个小时就能干完”。
直播时间少了,电翰尝试的新事物却多了起来,比如体验送外卖、做直播带岗、拍文旅视频。“我曾经想做直播带岗,但这个要克服的困难太多了,没那么容易。”电翰和团队研究过,发现里面需要的资本支持很多,要核实的内容信息也很繁复,而且风险很大,不是一支10多人的团队可以应付得了的。
电翰体验送外卖。图为抖音截图
相比之下,推广佛山非遗文化,是一条新路。这几年,电翰体验了咏春拳、醒狮、行通济、粤剧等诸多佛山非遗文化,推出的视频也得到了广泛好评,自己成功从“螺丝工”变身为“文旅传播博主”。
“佛山电翰”发布的视频《世界舞狮看中国》播放量超1000万,单日超400万人在看;《鱼生请多指教》单条短视频播放量超1600万,话题登顶热榜。
“第一次停播后,我们并没有想清楚要做些什么。”电翰坦言,自己学舞狮等佛山非遗,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自身兴趣,“我想借此提升一下自己,就这么简单”。
几分钟的视频背后,是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比如,为了拍咏春的视频,电翰提前花了一个月去学习,后期制作视频也花了一周,“整个团队忙起来都不睡觉,通宵剪视频。”
拍这类非遗视频,大部分成本是电翰承担,只有少部分有费用或者场地支持,“我是佛山人,还是希望多为家乡做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她”。
电翰传播佛山文化。图为抖音视频截图
告别流水线后
从“打工人”到粤文化带货主播
如今,电翰迈入了一个新阶段,用他的话说,就是“从‘正能量打工人’变成创业‘历险记’”。目前,他的团队正与省内某大型企业商谈合作,计划以传播粤文化为载体进行直播带货。
“其实我自己已经很知足了。”谈及当下的状态,电翰直言虽然自己不算财富自由,也不愁吃喝,但公司里还有10多个小伙伴需要养家糊口,还是要继续努力工作,带大家多赚点钱。
直播打螺丝的33个月里,电翰也有了不少变化,首先是少了些“流量焦虑”。刚火的时候,他很担心发出的作品能否得到百万点赞,能否收获高流量;而现在,关注流量之余,他更在意作品是否输出了有价值的内容。
同时,对于年轻人争相做“网红”,电翰的态度也有了微妙的变化。过去,他曾呼吁同龄人和学生不要太过相信网络上的东西,要好好读书,并自爆自己曾因学历不达标,应聘了很多工作都被拒绝。
现在,他更鼓励同龄人不惧困难、努力拼搏,“我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敢闯敢拼,敢于展示自己,就一定会有机会。”
策划:陈捷生
统筹:赵越
采写:南方+记者 王芃琹
【作者】 王芃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灾变援手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