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手机刷到“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第一反应是搞笑,第二反应是——好像也没毛病。
刷手机刷到“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第一反应是搞笑,第二反应是——好像也没毛病。
把李世民扔进公元600年代的地球,他确实像开挂。
别的皇帝还在琢磨怎么收税,他已经把减税做成KPI;别人刚打完仗,他顺手把科举升级成全国海选。
打仗像打副本。
虎牢关一战,他带着几千人冲出去,对面十万大军直接懵:这人怎么不按剧本?
打完不休息,立刻安排战后重建,士兵就地转业成屯田兵,粮食问题秒解决。
治国像开公司。
魏征天天怼他,他不生气,反而把怼他的话贴在屏风上当备忘录。
换别的老板,早把HR叫来办离职了。
最离谱的是外交。
突厥可汗本来带着刀来做客,结果吃完宴席拎着土特产回家,还签了和平协议。
后世总结叫“天可汗”,说白了就是七世纪版“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文化方面更卷。
别人写诗是爱好,他写诗顺便带火了唐诗产业。
丝绸之路那会儿堵车,商队抱怨“唐朝货太抢手”,他听完反手又降了一波关税。
所以“最强碳基生物”这梗,听着像玩笑,细想是精准吐槽——在那个没有Wi-Fi的年代,李世民把能刷的成就全刷满了。
来源:月下安然赏月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