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活动就有人来,一停活动就冷清”“打折力度越来越大,利润却越来越薄”“顾客只盯着优惠,吃完就走再也不回头”—— 不少火锅店主都陷入过这样的 “活动怪圈”:明明花了钱、费了力搞促销,生意却没见好转,反而越来越差。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其实,不是 “做活动” 本身
“做活动就有人来,一停活动就冷清”“打折力度越来越大,利润却越来越薄”“顾客只盯着优惠,吃完就走再也不回头”—— 不少火锅店主都陷入过这样的 “活动怪圈”:明明花了钱、费了力搞促销,生意却没见好转,反而越来越差。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其实,不是 “做活动” 本身没用,而是很多火锅店在活动设计、执行和后续衔接上踩了坑,把 “引流手段” 变成了 “伤店利器”。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背后的原因,帮你避开活动陷阱。
误区一:活动只拼 “低价”,透支品牌价值
很多火锅店做活动,第一反应就是 “降价”——“全场 5 折”“吃 100 送 50”“锅底免费”,以为只要价格足够低,就能吸引顾客。但实际上,一味的低价促销,不仅赚不到钱,还会让品牌陷入 “廉价” 的标签陷阱,慢慢失去原有客群。
首先,低价会让顾客形成 “心理锚定”。如果一家火锅店平时人均消费 100 元,突然推出 “5 折优惠”,顾客会下意识认为 “这家店本来就值 50 元”,一旦活动结束恢复原价,顾客就会觉得 “不划算”,不愿再消费。更糟糕的是,低价吸引来的往往是 “价格敏感型顾客”—— 他们只冲着优惠来,哪家便宜去哪家,没有任何品牌忠诚度,活动一停就会立刻流失。而原本愿意为品质买单的老顾客,看到店里满是 “薅羊毛” 的人,还可能觉得 “品牌掉价”,转而选择其他门店。
其次,低价会压缩利润空间,被迫降低品质。火锅的成本摆在那里,食材、人工、租金每一项都不能省。如果为了维持低价活动,店主很可能会在看不见的地方 “偷工减料”—— 用冻品代替鲜切肉,用浓缩汤底代替骨汤熬制,减少菜品分量。顾客不是傻子,一旦发现 “活动价的火锅,味道和分量都变了”,不仅会吐槽差评,还会彻底失去对品牌的信任。曾有一家社区火锅店,为了和周边竞品抢客,连续三个月推出 “吃 100 送 80” 的活动,结果为了控制成本,把原本每天现宰的鲜牛肉换成了冻牛肉卷,老顾客吃了一次就再也没来,活动结束后,门店客流直接下降了 60%,不到半年就闭店了。
误区二:活动 “只顾引流”,忽略 “体验衔接”
有些火锅店做活动时,只关注 “来了多少人”,却没考虑 “顾客来了之后体验好不好”。结果导致 “引流越多,差评越多”,反而砸了自己的招牌。
比如,某火锅店推出 “9.9 元抢双人餐” 的活动,吸引了大量顾客到店,但门店的接待能力根本跟不上 —— 服务员忙不过来,顾客坐下半小时没人点单;后厨出餐速度慢,锅底等了 40 分钟才上;菜品准备不足,很多套餐里的菜品被告知 “售罄”,只能换其他便宜菜。顾客满怀期待来薅羊毛,却遭遇一堆糟心事,自然会给出差评:“再也不会来第二次”“活动就是套路”。这些负面评价会被更多潜在顾客看到,反而影响了门店的口碑。
还有的火锅店,活动设计和自身定位完全脱节。比如一家主打 “高端养生火锅” 的门店,突然推出 “19.9 元自助” 活动,吸引来的顾客大多是追求性价比的人群,他们不仅会抱怨 “高端店的自助菜品太少”,还会因为消费习惯不同(比如大声喧哗、浪费食材),影响原有高端客群的用餐体验,导致老顾客流失。这种 “为了引流而引流” 的活动,只会让门店陷入 “客流来了留不住,老客走了招不回” 的恶性循环。
误区三:活动 “没有后续”,沦为 “一锤子买卖”
很多火锅店做活动,就像 “打游击”—— 想到了就搞一次,做完就结束,没有任何后续的留存和转化设计。顾客参加完活动,除了消费记录,和门店再无关联,自然无法形成复购。
比如,某火锅店做了 “扫码关注送酸梅汤” 的活动,虽然吸引了不少顾客关注公众号,但后续既没有推送新品信息、会员福利,也没有发起互动活动(比如抽奖、打卡送优惠券),公众号变成了 “僵尸号”,顾客慢慢就取关了。还有的火锅店,活动结束后直接恢复原价,没有给顾客任何 “复购理由”—— 既没有会员积分、满减券,也没有针对老顾客的专属优惠,顾客自然不会主动再来。
反观那些能通过活动提升生意的火锅店,都很注重 “引流后的留存”。比如,顾客参加完首次优惠活动后,店员会引导注册会员,告知 “下次消费可享 9 折,还能累积积分换菜品”;活动结束后,公众号会推送 “会员专属满 200 减 50 券”,有效期设置在 15-30 天,刺激顾客尽快复购;甚至会根据顾客的消费记录,推送个性化推荐(比如顾客上次点了虾滑,下次就推送 “虾滑买一送一” 的优惠券)。这样一套 “引流 - 留存 - 转化” 的组合拳,才能让活动效果持续发酵,而不是 “一锤子买卖”。
误区四:活动 “跟风模仿”,没有 “差异化亮点”
现在很多火锅店做活动,都是 “别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看到隔壁搞 “啤酒免费喝”,自己也跟着搞;看到网红店做 “打卡送甜品”,自己也照搬。但没有差异化的活动,不仅吸引不了新顾客,还会让顾客觉得 “没新意”,甚至产生审美疲劳。
比如,夏天很多火锅店都搞 “冰粉免费送”,如果你的店也只是简单送一碗普通冰粉,顾客不会有任何记忆点;但如果换成 “DIY 冰粉”—— 提供红糖、山楂、葡萄干、花生碎等配料,让顾客自己搭配,再加上 “拍照发朋友圈送小份肥牛” 的互动,就能瞬间和其他门店拉开差距,还能借助顾客的社交分享带来新客流。
还有的火锅店,活动只关注 “吃”,忽略了 “体验感”。其实,火锅消费的场景多是朋友聚餐、家庭聚会,顾客不仅关注 “吃得好不好”,还在意 “玩得开不开心”。比如,某火锅店在周末推出 “火锅派对” 活动 —— 现场有驻唱歌手,顾客消费满 300 元可以点歌;还设置了 “猜拳赢菜品” 游戏,和店员猜拳赢了就能免费获得一份毛肚。这样的活动不仅有新意,还能增加顾客的互动感和趣味性,让顾客觉得 “不仅吃了火锅,还玩得很开心”,自然愿意再来,甚至推荐给朋友。
其实,火锅店做活动的目的,从来不是 “单纯拉人头”,而是 “吸引对的人,留住好的客”。那些越做活动生意越差的店,往往是因为只看到了 “活动的表面”,却忽略了背后的核心逻辑 —— 品牌价值、顾客体验、留存转化和差异化亮点。
与其盲目跟风搞低价促销,不如静下心来思考:你的火锅店定位是什么?目标客群是谁?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比如,主打 “社区火锅” 的门店,可以做 “邻里专属优惠”(比如凭小区门禁卡享 8.8 折),拉近和周边居民的距离;主打 “年轻客群” 的网红火锅店,可以结合短视频平台做 “打卡挑战”(比如拍火锅吃法视频带话题,点赞超 100 送双人餐),借助社交传播引流。
记住,好的活动就像 “催化剂”,能让好的产品和服务被更多人看到;但如果产品不行、服务跟不上,再热闹的活动也只是 “昙花一现”,甚至会加速门店的衰退。与其在活动上 “内卷”,不如先把火锅的口味、食材的品质、服务的细节做好 —— 当顾客认可你的核心价值时,再配合精准的活动,才能真正实现 “生意越来越好”。
来源:石锅苗苗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