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盐城市步凤中学立足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创新构建乡村学校劳动育人体系,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实施项目化劳动实践,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近年来,盐城市步凤中学立足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创新构建乡村学校劳动育人体系,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实施项目化劳动实践,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该校系统规划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由骨干教师唐亚牵头编制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一)》将农耕实践与品格培养深度融合。同步打造的1500平方米“板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创新采用班级责任田制,划分15个标准化种植单元,实行“一班一牌”认养管理,构建起劳动教育的实体化载体。
在春耕实践周期,学校把握农时开展序列化劳动项目:3月5日组织“春雨追肥”行动,通过观察大蒜、蚕豆返青期需水特性,开展精准施肥实践;针对3月杂草生发问题,于3月17日实施“拔草护绿”专项劳动,让学生在协作除草中体悟生态种植理念。据基地负责人介绍,全年将按节气设置12个主题劳动项目,形成“理论+实践+反思”的完整育人闭环。
目前,该校已形成“课程体系—实践平台—评价机制”三位一体的劳动育人新模式。学生在翻土播种、田间管理中切身感受“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在作物生长周期观察中建立生命认知,在劳动成果分享中体悟创造价值。这种沉浸式劳动体验,正悄然重塑着乡村青少年的劳动价值观。
通讯员 唐亚
来源:快报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