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这样一位青年艺术家,她以卓越的声乐才华和不懈的艺术追求,在舞台上绽放光芒,她就是山西应用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师窦鑫鑫。在第十八届山西省“杏花奖”比赛中,窦鑫鑫凭借《满城尽带黄金甲》和《我多么想》两部作品,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最终荣获声乐表演奖,这一荣
有这样一位青年艺术家,她以卓越的声乐才华和不懈的艺术追求,在舞台上绽放光芒,她就是山西应用科技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师窦鑫鑫。在第十八届山西省“杏花奖”比赛中,窦鑫鑫凭借《满城尽带黄金甲》和《我多么想》两部作品,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最终荣获声乐表演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窦鑫鑫个人专业能力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山西应用科技学院音乐学院教学水平和艺术成果的高度认可。
自我雕琢 精益求精
“杏花奖”作为山西省舞台艺术的政府最高奖,自1989年创立以来,每两年举办一次,旨在表彰和激励在山西省舞台艺术方面表现卓越、贡献突出的人才。窦鑫鑫此次获奖,无疑是对其卓越专业素养与不懈努力的赞誉。
窦鑫鑫自幼便展现出音乐天赋,在艺术道路上从未停止过追求和探索。2016年,怀揣着对艺术的无限热爱和追求,窦鑫鑫考入广州大学音乐专业攻读硕士学位,专攻民族声乐方向。在广州求学期间,她得到了众多声乐大师的亲自指导,包括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邹文琴、郁钧剑、杨曙光、王士魁,男高音歌唱家阎维文、聂建华、吕继宏,女高音歌唱家李丹阳,以及星海音乐学院教授陶英、穆红等。此外,意大利布雷西亚音乐学院帕特里奇亚·格列柯教授和美籍俄裔世界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尼基塔·斯托罗耶夫也对窦鑫鑫进行过专业指导。
这些经历极大地拓宽了她的艺术视野,提升了她的声乐技艺。2018年,窦鑫鑫荣获广州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受邀参加第八期阎维文民族声乐大师班,担任范唱学生。同年,参加尼基塔·斯托洛耶夫声乐大师班汇报音乐会,展现了自己的艺术实力。这些经历让窦鑫鑫更加坚定了从事艺术教育和文化传播工作的决心。
回国后,窦鑫鑫将自己在艺术道路上的所学所感传授给更多的学生。在教学上,她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学生们在艺术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
此外,窦鑫鑫还积极参与各类音乐会和文化活动。她的歌声清澈嘹亮,富有感染力,能够深深打动听众的心灵;她的表演风格独特多样,既有传统民族声乐的韵味,又不乏现代音乐的元素;她善于将不同风格的作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窦鑫鑫深知艺术之路充满艰辛和挑战,但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凭借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窦鑫鑫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步。
以声育人 传承文化
作为一名声乐教师,窦鑫鑫深知,声乐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技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她不断探索和创新,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窦鑫鑫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不同形式、不同内涵、不同内容的声乐实践模块来进行探索。通过系统性的课程设计挖掘思政元素,做到思政与声乐专业内容无缝衔接。在声乐一对一小课《专业技巧(声乐)》课程中,窦鑫鑫以艺术歌曲为基础,通过学习和演唱中国艺术歌曲,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她以创作歌曲为依托,通过让学生学习演唱近现代时期的爱国歌曲,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爱国情怀;她以地方民歌为驱动,通过学习和欣赏山西民歌,激发学生对本地民间艺术文化的学习兴趣。通过讲解山西民歌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中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声乐一对多大课《排练(声乐)》课程中,窦鑫鑫充分利用对唱、重唱、表演唱、歌剧表演等教学环节,以优秀声乐作品为依托,提升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她通过对唱形式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表情、眼神、动作交流互动感;通过重唱作品的排练与演唱,使学生在提升演唱技巧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剧情的发展;通过表演唱形式的学习,促进学生形体肢体协调性、表情和动作的运用以及自信心的建立;通过歌剧表演,让学生不断锻炼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及舞台表演能力。
窦鑫鑫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承“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理念和不懈的艺术追求,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声乐人才贡献青春力量。(本报记者 王钰钦 文/图)
来源:山西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