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邀请到行业里最优秀的一线操盘导师,一起打磨了这次的分享内容。几位增长专家不仅有操盘过明星项目的经验,还都曾深度陪伴创始团队,从 0 到 1 打磨产品并实现商业化。他们懂产品,也懂商业,知道怎么真正帮助到你。
出海增长的,大体上有三个主要问题:
搜索优化(以及时下流行的 GEO)
网红 influencer 营销
社区运营
然后还有巨多细节到具体执行过程中的小问题。
所有这些,这些问题的出现,大势所趋,是共性的。
面对共性的问题,我们准备了一个解决方案,Founder Park 的 出海增长研坊 。
我们邀请到行业里最优秀的一线操盘导师,一起打磨了这次的分享内容。几位增长专家不仅有操盘过明星项目的经验,还都曾深度陪伴创始团队,从 0 到 1 打磨产品并实现商业化。他们懂产品,也懂商业,知道怎么真正帮助到你。
参加 Founder Park 出海增长研坊具体会有哪些帮助?
本次邀请的五位增长专家,都服务过大量出海企业,操盘过明星项目,从 0 到 1 的坑,该踩的都踩过,实时 realtime 还在踩着。
相比过往的公开分享,这次的闭门交流会更聚焦在大家真正在意的痛点:SEO/GEO 实战、红人营销、还有 Discord/Reddit 社区运营,分享的内容也会更全面和更深入。
当然,也不只是理论和观点分享,更多会是具体案例和实操细节。
在五位导师的分享中,我们安排了大量「边听边上手」的环节,会就出海增长的不同环节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并且配上真实的出海增长案例来进行拆解。不仅是导师拆解,现场的学员们也会从各自的角度去复盘案例——既有成功出海的路径,也有失败尝试的反思。
比如,我们会讨论:为什么同样的产品,出海日韩能成功,换到欧美就走不通?工具类产品出海的典型路径究竟是什么?红人营销适合哪个阶段的产品?这些问题不会只靠概念回答,而是用案例和实操演练来拆。
实践部分也很扎实:
在目的地选择环节,你需要拿出自己的产品目标市场,讲清楚卖点、竞争对手、增长渠道,然后和小组一起推演。
在 SEO/GEO 环节,会带着大家快速分析自己网站可能存在的 SEO 的问题,还会尝试为大模型生成和优化内容。
多渠道营销环节,亲手设计一套 AI 辅助的内容生产流程,顺便体验一些实用工具。
在 KOL 营销部分,导师会拆底层逻辑,点出大家实操中的常见误区,同时和大家一起分析过往真实案例。
每个环节都尽量做到「能上手就上手」。比如 SEO 的 technical audit,Discord 的频道运营,不只是纸面上的框架,而是真人练习,导师根据演练结果给你具体反馈。这样,每个人都能带走更有实操感的经验。
我们希望这次活动是一种「沉浸式」的学习:不仅是把理论讲清楚,而是让你亲手拆、亲自试,把案例和方法消化成能用在自己项目上的经验。
主打能上手就上手。
从一开始,我们就把这次的线下活动定义为「研坊」——研究工坊,不是传统的讲座模式,而是希望大家能带着问题、经验,甚至失败的教训,一起琢磨、拆解。
交流形式上,我们会采用分组形式——每组 8 人,背景尽量混搭:有人在做技术,有人专注产品,有人盯着增长,也有人在折腾硬件或 AI infra。不同经历、不同思路放在一起,本身就有很大价值。
导师会在分享过程中抛出一些真实的问题,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交流。先在小组里聊,再拿到全场交流。小组之间也能相互补充。比起「听课笔记」,我们更希望这是一次实战推演: 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公开分享,把大家遇到的问题摆上桌面,一起拆解。
对出海增长来说,失败的尝试往往比成功的案例更有借鉴意义。不管你是在做效率工具、情感陪伴、Chatbot、Agent,还是 AI 硬件/infra,欢迎把没解决的难题搬上来,别人或许刚好能补上那个角度。不同视角和背景的互补,是我们最看重的地方。
两天的「研坊」,除了交流和学习之外,你还能收获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很多时候,研讨中顺手加个微信,未来可能就变成你继续交流的「增长战友」。
每个小组我们会设置一位组长,负责引导讨论,确保大家的声音都能被听到。只要你有过出海实战经验,也愿意帮忙组织小组交流,就可以找我们的小助手报名。这对你来说,或许不只是一次带队演练,也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深度交换的机会。
我们希望「研坊」不是一个短暂的活动,而是一个起点。两天之后,你带走的可能不只是答案,而是能继续同行的人和未来合作的可能性。
我们还在「研坊」策划了一个特别环节——Open Night 开放麦,主打一个出海分享的自由交流。
周六(20 号)晚上,两个小时,自由分享自己产品出海的经验和教训,还有困惑。
也许别人踩过的一个坑,能够帮你少走很多弯路。
我们还邀请了几家在出海方面做得小有成就的产品,作为飞行嘉宾,来分享他们今年在出海方面的收获。
第一个嘉宾来自可以科技,旗下的家庭宠物机器人「Loona」在 Kickstarter 上创造了消费机器人众筹的历史,在日本 Makuake 平台也表现不俗。作为陪伴机器人出海的典型代表,他们如何拿下欧美市场和日本市场,其中的故事值得一听。
第二个嘉宾来自当下正火的设计类 Agent Lovart,被 The Information 点名的中国 Agent 类产品的代表之一,主打画布设计交互,并且迅速接入了视频生成能力,可以说是 Manus 之后出海很成功的 Agent 产品了,红人营销做得尤其出色。
第三个嘉宾也是硬件产品,来自很卷的 AI 眼镜赛道——Halliday,主打舒适的佩戴体验、录音 Agent 和无摄像头的设计,Halliday AI 眼镜在 Kickstarter 上线 24 小时内销售额就突破了 100 万美元,完成超 2000 单。创下了 AI/AR 眼镜项目的众筹纪录,吸引了来自全球 101 个国家、超过 1 万名用户的支持。如何在百镜大战中突围而出,Halliday 的选择很不一样。
更多的飞行嘉宾我们也在邀请中,但更期待的,还是大家的自由开麦分享!
来源:晚晚的星河日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