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工程七大分项细部做法工艺标准 流程、工法、质量控制要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8 08:42 1

摘要:工艺流程工艺工法1复核线管预埋数量、大小,复 核设备安装位置和标高根据施工图、定位图、规范要求,核对线盒内预埋线管数量、大小;用激光水平仪根据结构控制线复 核户内设备安装标高和位置。2清理线盒用錾子将盒子内残存的灰块剔掉(底盒离墙面大于2.5cm时,应加装套盒

工艺流程工艺工法1复核线管预埋数量、大小,复 核设备安装位置和标高根据施工图、定位图、规范要求,核对线盒内预埋线管数量、大小;用激光水平仪根据结构控制线复 核户内设备安装标高和位置。2清理线盒用錾子将盒子内残存的灰块剔掉(底盒离墙面大于2.5cm时,应加装套盒),同时将其它杂物一并清 出盒外,再用湿布将盒内灰尘擦净。3穿线按照施工图、定位图要求,通过带线穿线。4接线对信号线、控制线、电源线(BVR)连接头进行锡焊,将热塑管套放在焊口处,用热风枪加热“热缩 管"保护裸露金属导线。


5


设备初装

用螺钉固定可视对讲分机挂板,底挂板水平度和垂直度偏差≤1.5mm(可视对讲分机安装完成后与户 内开关标高底线平);将底盒内的导线与可视对讲分机、紧急报警按钮、煤气探测器连接,待整个单元系统安装完成后,通过可视对讲分机逐个进行通电检测和粗调。

6设备固定和安装设备粗调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进行设备固定和安装。7调试安装可视对讲分机交房,应按照楼栋、房号逐一调试可视对讲分机以及分机撤、布防工作情况。8成品保护若交房时设备直接移交给业主,应对插排线接口防尘、防水处理。

质量控制要点:

1、弱电信号线、控制 线、电源线应锡焊和套热缩管;

2、户内可视对讲应与 开关底线平;

3、煤气探测器与厨房 灯应安装在一条线上,且煤气探测器离 灶具水平距离0.8~ 1.2米;

4、红外幕帘应根据探 测距离和延时要求进 行调校。

工艺流程工艺工法1复核对讲主机底盒安 装位置、标高、尺寸按照施工图、设备选型,用激光水平仪和卷尺根据结构控制线核对单元门对讲主机安装位置、标高以及底 盒尺寸;


2


布线

1、根据单元门的选型,确定门禁系统线路走向(应考虑布线美观以及安全性);

2、单元门对讲主机电源线和视频线上不允许接头,必须接头位置的接头必须采用焊接(焊口必须用热缩管 保护裸露金属导线)。门禁电源线必须按照“棕正蓝负”、“白正黑负”、“红正黑负”等规则对应连接。

1、根据电磁锁安装纸板定位标记磁力锁及锁孔位置,用开孔器、手枪钻分别在单元门上开门禁信号线、电 源线进线孔和磁力锁固定孔,用螺丝固定边板和继铁板,使电磁锁主体能与继铁板紧密的接触、吸合;

2、插接好单元门对讲主机的信号线、控制线、电源线、视频线,将单元门对讲主机嵌入底盒打胶固定;

3、将开门按钮外壳取下,用螺丝固定安装在86底盒上,然后盖上扣板,调整按钮水平后,用螺丝扭紧固 定,然后打胶处理。

4调试待整个单元门禁、对讲系统安装完成后,通过呼叫业主户内调试视频、音频信号,呼叫中控室调试音频信 号;按下开门按钮,查看开门时间延时,延时时间宜设定在20s-30s之间;

质量控制要点:

1、电磁锁主体应能与 继铁板紧密接触;

2、单元门对讲主机底 标高离地应1.3m;

3、大堂开门按钮与开 关标高应一致;

4、消防联动时高层单 元门应强切。

参考图片

工艺流程工艺工法1定位按照设备平面布置图、安装定位固化图以及现场园林施工图,定位摄像杆基础、支架和安装位置;2支架安装根据车库、入户大堂摄像机安装位置,用手枪钻钻孔、打膨胀螺丝后,固定成品支架;
3
布线用带线将预埋或准备好的视频线和电源线穿过立杆、L型支架、金属软管,预留至保护罩外,且视频线和电源线应分别穿管。

1、根据政府职能部门、规范以及局与公司相关要求,确定摄像机安装位置和摄像角度;

2、拿出摄像机和镜头,核对摄像机镜头型号和规格,装上镜头(不要用手碰镜头和CCD),确认固定牢固后,接通电源; 连通现场使用监视器、小型电视机等调整好光圈焦距。

3、半球安装(入户大堂、电梯内):打开半球保护罩,用自攻螺丝将半球固定在天花上,调整摄像机摄像角度到监控位置, 扣上保护罩。

4、室外、地下车库以及入户大堂枪型摄像机、球型将摄像机安装:先打开(防水型)护罩上盖板和后挡板,后抽出固定金 属片,再固定摄像机,最后将电源适配器装入护罩内,理顺电缆,安装保护罩;


5
接线将预穿好的电源线及视频线剥线,分别制作视频头和焊接电源接头,然后把视频电缆、电源接头分别插入视频电缆的插座 和监控摄像机的电源插口。
6
防雷安装每根立杆顶端应加装避雷针一根,枪式摄像机应安装视频信号线、电源线二合一防雷器,云台式摄像机应安装视频信号线、 控制信号线、电源线三合一防雷器,且接地电阻应
7
固定立杆将立杆立起来,通过基础螺杆与摄像杆基础连接固定,用激光水平仪测试立杆安装水平度、垂直度, 立杆垂直度误差小于5°;
8
调试待系统安装完成后,接通摄像机电源,通过监视器调整摄像机角度到预定范围,调整摄像机镜头的焦距和清晰度,进入视 频监控和录像工序。
9
成品保护
立杆安装好后,用钢锯条把20PVC管截成小段(能框住螺杆),套到螺杆上,填满黄油以防锈。

质量控制要点:

1、室外摄像机安 装位置应考虑树 木生长和季节变 化树杆、树枝、树 叶对摄像机的遮挡 ;

2、入户大堂、电梯摄像机类型和 安装位置应满足 当地政府职能部 门要求 ;

3、电源线与视频线同管敷设,干扰视频信号;

4、室外摄像机必须安装防雷模块;

5、电源接头的焊 接质量 ;

工艺流程工艺工法
1叠图、定位将电子围栏设备平面布置图和园林施工图进行合图,定位红外对射或电子围栏安装位置和安 装高度
2
支架、终端杆、中 间杆、受力杆安装
1、用电锤在标记的位置打孔,M8*80不锈钢膨胀螺丝固定L型或I型支架;2、用激光水平 仪复核围墙上红外对射支架,电子围栏终端杆、中间杆、受力杆安装位置和标高;

1、在支架上固定红外底板,将电源线、信号线从底板预留的过线孔穿出,用自带的抱箍与螺丝将底板固定;

2、打开红外对射保护罩,用螺丝固定红外,剪掉多余的信号线、电源线,锡焊后按线路图接好,扣上盖板,拧上固定螺丝;

3、报警控制箱(防水箱)应安装于较隐蔽或安全的地方,且箱内的交流电源应单独敷设, 严禁与信号线或低压直流电源线同管敷设

电子围栏安装

1、复核电子围栏终端杆(柱)、中间杆、受力杆安装间距;

2、用紧线器将已穿完合金线拉紧,并将该防区尾端的合金线用线夹固定;

3、用扎带将高压警示牌悬挂于合金线醒目位置;

4、在两个防区交界处围墙上安装不锈钢防水箱,并将脉冲主机、避雷器固定在箱内,连接 主机设备(脉冲主机安装前应做通电测试);



4

接线

将预穿好的电源线及信号线剥线,分别焊接信号线接头及电源接头,用热塑管保护裸露部分, 按照脉冲主机等设备配线图接线、固定。

1、按照编号将所有红外对射安装完成、通电后,应先测量发射器及接收器电源接线端的供 电电压(该电压必须在说明书中指定的电压范围之内);后用激光水平仪测试发射器、接收 器水平度、垂直度,再用万用表测试电压,调整发射器至最佳位置和仰角,最后逐个通电进 行防盗性能测试(发炮试验)。

2、电子围栏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短路、开路、断电试验,确保系统工作正常。

质量控制要点:

1、电子围栏中等级安全级每一个防区长 度≤300米,高等级安全级每一个防区长 度≤100米;

2、电子围栏4根合金线中间间隔为

20CM,最上一根合金丝与围墙的间距约 80CM;

3、电子围栏中间杆每5米一根、受力杆 30-50米一根,在墙体转弯、高低不平等 位置应增设一根受力杆,每个防区的中间 应安装防区区间受力杆,防区区间受力杆 间与防区终端受力杆间距应≤25m;终端 杆一般每100米或者角度

4、红外对射发射端射线最强点应在调试 电压或电流相对最大值位置(DC10.5~26V,AC8~18.5之间)

5、高压警示牌应昼夜可视,且间距≤10 米 ;

6、电子围栏、红外对射均应与园林叠图, 同时考虑季节的变化,树叶、树枝对红外 对射光束的遮挡或树枝对电子围栏的短 路,而引起的误报;

7、支架、终端杆、中间杆、受力杆壁厚或 直径不够,且受力杆应具备防锈和耐腐蚀 性能,支撑杆应具备防静电、耐腐蚀性能。

工艺流程工艺工法1定位根据设计方案、现场情况确定设备(道闸、读卡设备、自动出卡机、岗厅、控制主机)摆放位置

1、根据道闸、读卡设备、自动出卡机布设位置以及施工图纸,按要求在车库出入口划出地感线圈位置、 大小,用路面切割机切割(槽深3-5cm,槽宽4-8mm);

2、地感线圈切割完毕后应先清理线槽内杂物、硬物,后用水冲洗干净、烘干。

3、在清洁的线圈及引线槽底部铺一层5mm厚的细沙,将选取的线圈线在线圈槽中按顺时针方向放入4~8 圈,线圈的引出线按顺时针方向双绞放入引线槽中(安全岛端出线预留1.5米),压实后再在线上铺一

层0.5mm厚的细沙;

4、用万用表测试线圈的导通电阻及绝缘电阻,确保埋设地感线圈可用;

5、用水泥、沥青、环氧树脂等材料将槽口密封固化。


3
布管按照布管布线图及设备安装位置图,布设安全岛中的各类穿线管,且预埋管应与膨胀螺丝孔间距>10cm,管口应临时封堵。
4制作混泥土 安全岛按照混泥土安全岛施工图及要求,用混凝土浇注10~20cm高安全岛,待安全岛凝固干燥后,用高标号水 泥抹平安全岛表面;最后涂刷间距30cm的黄黑路标漆。
5穿线1、按照图纸对安全岛中的各类线管对应穿线,穿线完成后用万用表再次检测导通电阻和绝缘电阻;2、穿线完成后应临时封堵管口。

6

安装设备用六角扳手将设备底座拆下,将设备放置在既定位置。打开箱体用记号笔标记出线孔及膨胀螺丝的位置, 用电锤在标记上打孔(深约10cm),将膨胀螺丝压入孔中,用扳手带紧螺栓后,用螺母、平垫片及弹簧垫片固定设备。
7接线对照设备的接线图将每根导线的端头用专用压线钳压制成金属接管,然后将金属接管连接到对应的接线 端子上(接线过程线缆接头处,则应锡焊并套热缩管、裹绝缘胶带);

8

系统调试1、对照接线图检查电源接线、接触电阻(应

质量控制要点

1、地感线圈周围50公分范围内不 能有大量的金属(如井盖、雨水沟 盖板等);线圈与线圈之间的距离 要>2m;

2、地感线圈引线槽深度和宽度要均 匀一致,且转角处应切割10cmX10cm的倒角;

3、放入槽中的电线应松弛,不能有 应力,同时要一匝一匝地压紧至槽 底,且线圈线的线径应用>1.0mm 以上铁氟龙高温镀银铜软导线;

4、道闸闸杆应垂直于地感线圈的中部,车辆离开或进入地感范围应能 起到防砸车的作用;

5、布管、穿线过程线管应临时封堵、防雨 ;

6、导线接头应锡焊并套热缩管、裹 绝缘胶带;

7、用电感测试仪现场测试电感线圈的电感值,确保线圈的电感值在 100uH~300uH之间(可通过调整 线圈的匝数调整电感值大小)

工艺流程工艺工法1定位根据设计方案、园林施工图以及现场情况,用激光水平仪确定住宅公共区域(消防)广播开孔位置,室外音箱 布设位置。2布管布线按照综合布线图及智能化、消防等设备安装位置图,预留管线;室外线管预埋深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1、根据吸顶音响尺寸,先在天花板上开圆形安装孔,后将音响支架整体装入安装孔内,再旋松压片蝶形螺丝、 将压片下移,顶紧天花板,并旋紧蝶形螺丝,以使支架固定。

2、公区广播应兼作火灾事故广播,且广播分路应满足火灾事故广播和分区广播控制的要求;

3、根据室外草坪或地坪音箱规格尺寸、室外音箱与业主卧室最小间距要求,确定安装位置和扩音方向;

4、先用万用表测试音箱、线路末端电阻,后用电锤在基础上音箱底座固定孔位置钻孔,安装4~5cm丝杆,再 用螺母固定;

4后端设备安装中控室背景音乐机柜内设备应以设备重量、设备工作顺序、使用方便、取电方便等原则布置,即按照从下向上 安装顺序应为功放、电源时序器、音源设备、系统主机。同时机柜内设备之间应≥2cm散热;5接线先对所有线缆进行阻抗测试,后对照设备的接线图将每根多芯线缆的端头用专用压线钳压制成金属接管,然后 将金属接管连接到对应的接线端子上(接线过程线缆接头处,则应锡焊并套热缩管、裹绝缘防水胶带);

系统调试1、先用万用表、频谱仪对所有线路的接线通断、短接、错接进行检查,后用相位仪检查设备进线,对设备输 入电压与设备使用电压进行复核,确保设备在关机状态下随时给设备供电;2、通电,反复调试各扬声器效果。

质量控制要点

1、公共区域广播、应急灯、节能灯等布设和安装应在一条直线上 ;

2、消防广播与背景音乐共用, 数量应保证从防火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25m。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12.5m。

3、公共广播功率传输线路不与 通信线缆或数据线缆共管或共槽 ;

4、同一供声范围的不同分路扬 声器(或扬声器系统)不应接至同一功率单元;

5、卧室离室外音箱间距应≥ 10m;

工艺流程工艺工法1控制室防雷接地施 工先用穿管专用接地干线(线芯截面面积≥25mm²)或接地扁铁连接控制室内预留的接地点,后用摇表(绝缘电阻表)测试 与建筑接地体共用或专用接地体的电阻值;2静电地板安装先用激光水平仪确定静电地板安装标高,后根据控制室尺寸,对静电地板进行排版,再在地面弹出支架安装网格线,安装 支架和横梁(电视墙、电池柜下支架应加密以增加支撑刚度,防止静电地板变形);3定位根据控制中心设备布置图和电视墙、操作台、消防主机、背景音乐机柜、UPS及电池等设备尺寸,现场放线和定位设备安 装位置;4排布线按照设备安装位置,对控制中心各类线进行分类、排版、绑扎,并用永久线标编号和固定标识标牌;5设备安装根据控制中心设备布置图,对电视墙、操作台、消防主机、背景音乐机柜等进行安装和固定,墙内或柜内设备安装应依据 设备重量、设备工作顺序、使用方便、取电方便等原则布置,同时应考虑设备散热,设备外壳、柜体以及均压环接地等。6接线按照各设备接线图和接地要求,对设备进行连接;


7


调试

对照各设备接线图检查接线,逐一通电后,测试各系统功能(停电后UPS工作情况、消防火灾报警情况、各监控点监控效 果和定位、背景音乐播放情况、电子围栏报警撤布防和报警情况等);确认报警防区、点位与各系统平面布置图位置一致; 将监控画面进行准确编号和定位(如:XX楼消防电梯监控)。

质量控制要点

1、控制室内接地点应≥2个 ;

2、控制室独立接地体接 地电阻值≤42;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值≤1Ω;

3、电视墙、操作台、UPS电源等安装位置静电地 板下应增设支架增加支撑刚度 ;

4、监控中心设备上部不 能有雨污水管、消防水 管、消防喷淋头等;

来源:机电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