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华语乐坛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个名字,曾经如惊雷般炸响,而后又在喧嚣中归于沉寂,却偶尔还会被人提起,带着几分唏嘘与感慨,他就是约瑟翰·庞麦郎,那个用独特嗓音唱出《我的滑板鞋》的男人。
在华语乐坛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个名字,曾经如惊雷般炸响,而后又在喧嚣中归于沉寂,却偶尔还会被人提起,带着几分唏嘘与感慨,他就是约瑟翰·庞麦郎,那个用独特嗓音唱出《我的滑板鞋》的男人。
1984年,庞麦郎出生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代家坝镇南沙河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大巴山和秦岭之间的这片土地,虽风景秀丽,却未能给这个家庭带来多少财富。小时候的庞麦郎,身形瘦弱,干不了重农活,除了放牛,其他田间劳作都让他倍感吃力 。在学校里,他的学习成绩也不尽如人意,性格又有些古怪,常常独来独往,唯一能陪伴他的,只有姑姑家的奶牛。那些放牛的日子里,他对着青山绿水,对着奶牛,哼唱出内心的旋律,或许从那时起,音乐的种子就已在他心中种下。
中考时,庞麦郎差了三五分没能考上高中,无奈之下,他进入宁强职中。可在那里,他总觉得未来一片灰暗,看不到希望。职中待了不到半年,他又奔赴西安外事学院,在那里度过了两年时光。第一年,他的作文考了98分,这让他对自己的文学才华有了一些自信,也为他日后创作歌词埋下了伏笔。然而,就在距离考试还有一个多月时,他跟着几个西安小伙去山东打工,结果工作没找到,此后便彻底告别了校园生活。
2008年,年轻的庞麦郎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决定进城“找前途”。他先是来到宁强县,可电工、贴地砖这样的技术活他做不了,搬砖又觉得体力不支。很快,他又辗转到汉中,在一家KTV找到了工作——切果盘,每天从下午4点工作到凌晨4点。在KTV里,看着舞台上歌手们尽情歌唱,台下观众欢呼喝彩,庞麦郎内心的音乐梦想被再次点燃,他渴望有一天,自己也能站在那样的舞台上,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2013年,是庞麦郎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怀揣着自己精心创作的十几首歌,他毅然前往北京,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城市。初到北京,人生地不熟,他把钱都给了录音公司,又不信任中介机构,夜晚只能在网吧包夜,玩连连看打发时间,累了就用从陕西带来的床单裹住头,靠在椅子上睡一觉。夏天的北京夜晚不算寒冷,可那份孤独与迷茫,却如影随形。他四处参加各种选秀活动,满心期待能被伯乐相中,然而现实却一次次给他泼冷水,无一例外,他都落选了。
录音公司最终制作出来的作品,也未能达到他心中“飙高音、高大上”“国际化”的标准,这让他既气愤又伤心。就在他陷入绝望之时,命运的转机出现了。华数传媒看上了他身上的草根气质,决定与他签约。庞麦郎仿佛看到了曙光,他踌躇满志,为自己取了艺名“约瑟翰·庞麦郎”,他觉得这个名字既洋气又国际化,不仅可以直接音译成英语,还带着几分日本名字的韵味。春节回老家时,他特意去影楼拍了艺术照,为日后专辑的发行做准备,满心期待着自己的“国际化”之路就此开启。
2014年,真正属于庞麦郎的“高光时刻”来临。他推出了专辑《旧金属》,其中的歌曲《我的滑板鞋》如病毒般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摩擦,摩擦,是魔鬼的步伐”“一步两步 ,一步一步似爪牙”这些土味又魔性的歌词,搭配上简单却洗脑的旋律,以及庞麦郎那不标准却极具特色的演唱,让这首歌成为了当年的“洗脑神曲”,入选了《东南快报》的2014年十大“洗脑神曲”。一时间,大街小巷都能听到这首歌,许多明星也在不同场合争相模仿,庞麦郎一夜之间,从默默无闻的小镇青年,变成了众人皆知的网络红人。
走红后的庞麦郎,通告邀约不断。可此时的他,内心却充满了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他坚信是自己的歌唱实力打动了众人,对自己的音乐才华充满自信;另一方面,又因自身形象、出身等因素而自卑,甚至有些神经质。北京卫视邀请他录节目,他觉得要走国际化路线,不能上地方台;东方卫视邀请他参加跨年晚会,他却坚持要单独开演唱会并直播;央视《开讲啦》邀请他当嘉宾,他因看到比自己小的邓紫棋都能做主讲人而拒绝。公司与他签订的分成合同,让他觉得自己被压榨,像个奴隶,心中满是愤懑。
成名后的种种压力与诱惑,让庞麦郎渐渐迷失了自我。他开始逃避各种演出邀约,担心自己形象不好被嘲笑;当发现华数是“传媒文化公司”而非“唱片公司”时,觉得自己被骗,于是关了手机,更换电话卡,只身前往上海独自发展,利用名气接商演、卖歌曲。华数原本为他签下200场夜场演出,每场出场费5万,若他履行合同,仅20%的分成也能有200万收入,可他的消失,让华数愤怒不已,向他索取巨额赔偿。
2015年,《人物》杂志刊登了对庞麦郎的专访《惊惶庞麦郎》,这篇文章将他刻画成一个邋遢、滑稽、荒诞、谎话连篇、缺乏社会常识的小丑。文章一出,舆论哗然,网友们纷纷对他进行嘲笑、讽刺。但也有一些人,看到了他背后的孤独与无奈,他不过是一个被时代洪流裹挟的小人物,在突如其来的名利面前,不知所措。
尽管遭受了诸多非议,庞麦郎对音乐的热爱却从未减退。2016年,他在杭州举办了“旧金属”绝版演唱会首站。他独自一人坐火车到贵阳,随身背着一个明显老旧的背包,外加一个火车行李架上很常见的手提袋,里面装着12套演出时要穿的衣服和两双鞋。这场演唱会,现场观众寥寥无几,但他依然全身心投入,演唱了《我的滑板鞋》《西班牙的牛》《摩的大飚客》等9首歌,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释放着对音乐的执着。
然而,生活的考验并未停止。长期的压力与内心的挣扎,让庞麦郎的精神状态逐渐出现问题。2021年3月,经纪人白晓发布视频称,庞麦郎已住进精神病医院。原来,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据家人回忆,至少从2018年起,他就有了精神疾病方面的症状,经常摔东西、胡言乱语,有时还会攻击家人。父亲曾骗他去精神病医院,可他入院三天后就偷偷跑掉了。这一次,病情严重到家人、村干部及派出所不得不强制将他送进医院。
在医院的日子里,庞麦郎经历了痛苦的治疗过程。但他从未放弃对音乐的热爱,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开始看书写歌。5月,他出院回到家中,告诉大家自己每天会帮父母干农活,身体恢复后还会继续做音乐,过段时间可能还会去演出。已经37岁的他,还表示未来会考虑结婚生子,眼中闪烁着对生活的新希望。
出院后的庞麦郎,偶尔会在老家开直播,当网友点歌《滑板鞋》时,他沉默良久后说:“我的滑板鞋,早就磨破了。”这句话,仿佛是他对自己跌宕人生的一声叹息。曾经,《我的滑板鞋》带他走向巅峰,也让他陷入无尽的争议与痛苦;如今,一切归于平淡,他依然怀揣着对音乐的梦想,在生活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庞麦郎的人生,是一个小镇青年在梦想与现实、成名与迷失、疾病与希望之间挣扎的故事。他的音乐或许并不完美,他的行为或许有些荒诞,但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却让人动容。在时代的洪流中,他如一颗独特的流星,虽光芒短暂,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来源:半边天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