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成事的人,都熬过“龙蛇之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3 19:52 2

摘要:明明全力以赴,事情却卡在原地;明明方向正确,却总在临门一脚时崩盘。

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时刻:

明明全力以赴,事情却卡在原地;
明明方向正确,却总在临门一脚时崩盘。

你苦苦努力,别人却轻松跃过。你想不通:
是我不够拼?还是天不眷顾我?

其实,你只差参透一个深层逻辑——

真正成大事的人,都走过“龙蛇之变”。

《周易》有言:“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意思是:龙能腾空,亦能隐匿;蛇能疾行,更能潜伏。

能屈能伸,才是真智慧。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但更重要的是——机会只属于“活下来”的人。

曾国藩初领湘军之时,意气风发,硬碰硬想打赢太平军。
结果在靖港一战惨败,几近跳江自尽。

此后他吸取教训,不再贸然出击,而是修壕固守、稳扎稳打,靠“熬”拖垮敌军,最终反败为胜。

成大事不是靠一腔热血,而是撑得住蛰伏,熬得过黑夜。

1980年代,海尔初创,一批冰箱出口德国。
彼时有人建议:“先发过去再说,赚一票是一票。”

张瑞敏不答应,他说:要做,就做没有瑕疵的。

于是下令全部重检,按照德国标准把控每一台产品。
这一举动,让“海尔制造”一战成名,打入国际市场。

真正的“龙之腾飞”,不是无脑冲刺,而是蓄势待发后的一击必中。

“龙蛇之变”并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伪装与逃避。
它是一种洞察——对局势的感知,对节奏的把控。

2010年前后,功能手机仍占大半壁江山。
雷军却看清了智能机崛起的浪潮。

他没贸然造手机,而是先做系统——MIUI积累粉丝,再推出“高性价比”的小米手机。一炮打响。

不是市场给了他机会,而是他看懂了“什么时候是节点”。

对比那些做“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的创业者,
他们错把风口当成赛道,烧光钱后,一地鸡毛。

不怕走得慢,就怕方向错。阶段没看清,努力等于白搭。

“双减”政策落地,教培行业骤冷,新东方被打入寒冬。

很多人断言:完了。俞敏洪却冷静转身——
不搞学科培训,转做直播带货,还专做“知识型带货”。

老师讲英语,顺手推农产品,一边输出知识,一边找新出路。

所谓“蛇之蛰”,就是知难而退,守住优势,重构节奏。

相反,比亚迪就是“龙之腾”。十年磨一剑,技术苦练不怨不弃。

等新能源风口真正来临,立即聚焦发力,一跃成王。

真正的爆发,从来不是突然,而是深藏不露的蓄力后爆破。

【03】龙蛇之变,不靠运气,靠两个能力第一,形势感知力:你得看得清楚你在哪个阶段

不是人人都能创业成功,不是所有时刻都适合出击。
你要知道自己是“实力储备期”还是“机会爆发期”。

看不清阶段的人,要么提前冲,要么晚一步。

做事如种树:春天不播种,夏天没得收;秋天不收割,冬天就得饿。

实力未足,先修内功。
机会已来,就放手一搏。

打仗讲究“避实击虚”;做事讲究“借势成事”。

沉得住气,是一种战术;
冲得出去,是一种魄力。

会变的人,才有活路;敢变的人,才能突围。

人生就是一场“龙蛇轮替”的长跑。

不是一路狂奔就能赢,
也不是一味等待就会来机会。

真正的高手,不只懂进退,更懂什么时候该静、什么时候该动

低谷时,不破不立,蛰伏是生机;
高峰时,不慌不怵,爆发是底气。

愿你也能在现实中,
练就“龙蛇之变”的能力,藏锋蓄锐、见招拆招,
最终踏浪而行,不负此生。

来源:吴钩随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