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都觉得剧一部接一部的播,不是挺好的吗?反正是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而且在短时间内连拍3部剧,这又不是太拉垮,总会通过刷脸成功出圈的。
《与晋长安》还没播完,《足迹》又给续上了。
真的想说一句,丞磊你没犯事儿吧?一个月抬3部剧,这到底是天亮了还是开学了?
说实话,今年的内娱总有一种干完这票就要跑路的感觉。
房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塌,剧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播。
看到《足迹》定档的时候,第一反应丞磊被排播做局了,第二反应是这样播剧对他自己的加成大吗?
说实话小编我是觉得他有点着急了,古偶还没整明白,这又着急转型演年代剧了。
很多人都觉得剧一部接一部的播,不是挺好的吗?反正是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而且在短时间内连拍3部剧,这又不是太拉垮,总会通过刷脸成功出圈的。
但像丞磊这种还没有彻底摆脱“待爆”称呼的,两年拍三部剧,一个月全播完,哪怕演技很好,也是会有些不好的影响,最典型的就是不能让路人记住他的角色。
而且一部剧在收官之后,对演员和角色会有一段时间的长尾效应,现在堆在一起就会出现1+1
要说完全没有加成也是不可能的,现在这样总比压着不播好得多,尽管这样安排不管是对丞磊还是对路人来说都是很疲惫的,但至少是不至于白干。
就像《锦月如歌》,虽然口碑一直处于两极分化的状态,但是首播当日丞磊不仅扛住大波黑水,演技还获得一致好评。
《与晋长安》更是没得说,从开播就是水花微起,丞磊与宋轶是没问题的,毕竟在剧还没播出的时候,丞磊的颜值和造型就狠狠出圈了,就是剧情经常出现左右脑互搏的bug,这样也就导致观众在剧没播的时候急,播了不仅急着看结局,更急着被说扑中扑。
这两部可以说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和预期的效果差不少。
但是在演技方面还是让大家看到了不同的丞磊,对于对他的加成也就有限了,就看接下来的《足迹》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了。
这部如果剧情上不拉胯会比前面两部好,毕竟前面两部的同质化太强烈。
我们都知道是那一年的《虚颜》带着他杀了出来,当所有人都以为他要在这个舒适圈一直待下去时,他却在圈之后就去面试了将近30多次的长戏角色,但是没有一个人要他。
就在自己濒临崩溃,没有任何希望的时候,终于等到了《云之羽》的试戏通过,之后通过尚宫角被更多的人看到。
哪怕自己经历空窗期,被冠上了“加戏咖”“资源咖”的名头,还是坚定的选择往前走,不然的话也不会有这么多角色出现在我们面前,所以他现在的一切都可以说来源于他的不放弃。
而且一般男演员在出圈之后就会有大量的商务代言跟上来,因为代言往往是演员人气与商业价值最直观的体现,这可以算得上是内娱的一个常态了。
但是在丞磊的身上却没有体现出来,我们可以看到它不管是话题热度还是角色讨论度,基本上都是能排得上号的,但是他的商务活动少之又少,反而是一直在剧组打磨自己的演技。
《云之羽》收官那天,他就说过自己一定要拍到剧名包含我角色的剧,现在的《与晋长安》可以说是如愿了,虽说成绩并不是很理想。
之前白鹿也是半年播出了3部剧,现在丞磊直接就是一个月出了3部剧,宣发是没有的,排播是不顾死活的,一整个乱七八糟。
但也不知道为什么资本都喜欢扎堆儿,但转换观念讲一下,按照现在内娱的塌房速度,能顺利播了就算挺好的了,这样扎堆就不用担心剧组人塌房剧被积压了。
而且剧的播出时间,也不是演员能决定的,既然都已经播出了,作为看剧的我们好好看就可以了。
所以说丞磊一个非科班“短剧”出身,能在搭完周也搭宋轶,搭完宋轶搭林允,搭完林允搭王楚然和白鹿,还有没杀青的《莫离》,算得上是在长剧里混的风生水起了。
文章的素材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来源:是希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