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护士张水华遭品牌解约,为“贪心”言论付出了代价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3 18:17 1

摘要:2025 年哈尔滨国际马拉松于 9 月 1 日在松花江畔鸣枪开跑,这场汇聚了国内外万名跑者的赛事中,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护士张水华成为焦点 —— 她以 2 小时 35 分 27 秒的优异成绩冲过终点线,不仅刷新了个人最佳纪录,更一举夺得国内女子组冠军

2025 年哈尔滨国际马拉松于 9 月 1 日在松花江畔鸣枪开跑,这场汇聚了国内外万名跑者的赛事中,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护士张水华成为焦点 —— 她以 2 小时 35 分 27 秒的优异成绩冲过终点线,不仅刷新了个人最佳纪录,更一举夺得国内女子组冠军,成为赛事官方表彰名单中最亮眼的 “业余选手”。然而,这份荣耀仅维持了不到 48 小时,赛后采访中的一番言论便让她陷入舆论风暴,最终以品牌解约的结局,为自己的 “贪心” 诉求付出了惨重代价。

冠军背后的 “调休诉求”:一句话引发的争议

冲过终点时,张水华曾激动地挥舞着印有 “医护跑者” 字样的旗帜,接受现场观众欢呼。在赛后媒体专访中,这位 32 岁的护士谈及参赛经历时几度哽咽:“我从 2018 年开始跑马拉松,这几年一边值夜班、写护理记录,一边挤时间训练,有时候凌晨 4 点就要去操场练间歇跑。这次为了来哈尔滨参赛,提前一个月就跟科室申请周末调休,中间协调了三次才获批,真的太不容易了。” 她反复强调,自己从未因参赛额外请假,所有训练和比赛都安排在休息时间,“只想在做好护士本职工作的同时,圆自己的马拉松梦想”。

这番看似真情流露的表述,在网络上却迅速引发两极化讨论。支持方认为,张水华在高强度的医护工作之余坚持运动,展现了当代职场人的多元追求,“调休是合理权益,不该被苛责”;但更多网友提出质疑 —— 有医疗行业从业者在社交平台爆料,张水华所在的心血管内科本就面临人员短缺问题,“一个萝卜一个坑,她调休参赛,意味着同事要顶班加班,加重科室工作负担”。更有网友扒出她的参赛记录:2025 年以来,张水华先后参加了厦门、重庆、北京等 6 场外省马拉松赛事,平均每月一场,“频繁跨省参赛,光往返交通和赛前适应就要占用大量时间,很难相信完全不影响工作”。

随着讨论升级,“贪心” 一词逐渐成为舆论焦点。有网友直言,张水华既想保住护士工作带来的稳定收入、编制保障和社会声誉,又想通过马拉松获取荣誉、商业合作机会,“鱼和熊掌都想要,却忽视了医护工作的特殊性 —— 患者的生命健康容不得‘兼顾’,同事的额外付出也不该被无视”。截至 9 月 3 日,# 护士跑马拉松该不该调休 #话题阅读量突破 2.8 亿,相关讨论帖超过 15 万条。

品牌承压:直播间被 “调侃”,361 度紧急解约

作为张水华的签约品牌,运动品牌 361 度很快被卷入风波。此前,361 度曾以 “医护跑者代言人” 身份与张水华合作,为其提供训练装备,并在官方账号宣传她的 “职场 + 运动” 双面故事。但随着舆论发酵,大量网友涌入 361 度天猫旗舰店、抖音直播间,用调侃式留言表达不满 ——“买跑鞋能帮忙申请调休吗?”“穿 361 度能像张水华一样,既拿工资又追梦想吗?” 甚至有网友在直播中追问客服 “你们品牌是不是鼓励员工占用工作资源搞副业”,导致多场直播被迫中断,部分商品销量环比下降 30%。

9 月 2 日晚间,361 度官方客服首次回应称 “正在与合作方沟通”,但未明确态度。直到 9 月 3 日上午,品牌方通过官方微博发布简短声明:“基于双方发展路径调整,361 度与张水华女士的合作已正式终止。此次调整为双方友好协商结果,感谢张水华女士此前的支持,品牌将继续关注运动领域的多元发展。” 声明中未提及舆论影响,但据内部人士透露,“品牌担心负面舆论持续发酵影响口碑,尤其是 361 度近年在医疗行业有劳保用品采购合作,不想因个体事件牵连整体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解约前张水华的短视频账号主页,仍醒目标注着 “361 度路跑签约运动员”“马拉松国家健将级运动员” 等身份标签;解约声明发布后,她迅速删除了所有与 361 度相关的内容,但未公开回应争议。

事件警示:公众人物需平衡 “个人诉求” 与 “社会期待”

此次事件不仅让张水华失去了商业合作,更对其职业形象造成冲击 —— 有网友发现,她此前获得的 “省级优秀护士” 荣誉称号,也被部分网友提议重新评估 “是否符合职业道德标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对张水华的工作情况展开内部核查,“将根据核查结果,结合医院规章制度作出相应处理”。

从 “最快护士” 到 “解约运动员”,张水华的经历为公众人物敲响警钟:在职业身份与个人追求的平衡中,需充分考虑职业的社会属性与公众期待。尤其是医护、教师等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职业,个人选择不仅关乎自身,更可能影响他人权益与行业形象。正如体育评论员所说:“运动员可以有多元身份,但每个身份都有对应的责任边界。忽视边界的‘贪心’,最终只会反噬自身。”

对于张水华而言,若想重回公众视野,不仅需要在赛场上继续证明自己 —— 她原本计划参加 11 月的上海马拉松,冲击 2 小时 30 分大关;更需在职业态度与公众沟通上做出改变,用实际行动重建信任。而这场因 “调休” 引发的风波,也为更多职场人提供了思考:如何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不忽视对他人、对职业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代军哥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