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11大移民圣地,看看你的姓氏家族是从这里迁移来的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4 15:45 2

摘要: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宋朝的“靖康之难”。再到元末明初“朱元璋和陈友谅争天下”、“靖难之役”,“陕甘回变”、“太平天国起义”、“国民党军退守台湾”。解放后“三线建设”、“三峡水库建设”等,移民从来没有间断过。

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人口迁徙,多因战乱和发展经济、或谋生等多个因素举行大规模的移民。

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宋朝的“靖康之难”。再到元末明初“朱元璋和陈友谅争天下”、“靖难之役”,“陕甘回变”、“太平天国起义”、“国民党军退守台湾”。解放后“三线建设”、“三峡水库建设”等,移民从来没有间断过。

这里给大家说的历史上11大移民圣地。以往有不少朋友,列罗过国内八大移民圣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加以补充,其实有11大移民圣地。下面给大家来说说。

1、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

对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河北、河南、山东的朋友可能并不陌生,因为很多姓氏家族的先辈就是从这里迁徙而来。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是政府组织性移民,并带有强制性。

从明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有史记载的大型移民就有18次,移民人口超过百万人。

如今,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后裔遍布全国2000多个省市。

2、广东南雄珠玑巷

广东南雄珠玑巷,主要是宋元时期从北方南迁的移民,经南雄珠玑巷再转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

在南雄珠玑巷南迁姓氏录,上榜的姓氏多达180多个。特别是南宋末年受“胡妃事件”影响,贡生罗贵带领三十三姓97户迁徙广州、肇庆、江门等地,开中原南迁“广府人”的先河。

如今,南雄珠玑巷后裔遍布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和海外各地。

3、福建宁化石壁村

福建宁化石壁村,主要是衣冠南渡迁民,如西晋永嘉之乱、唐末五代时战乱以及宋室南渡都有大量北方人口迁入宁化石壁。

他们跟当地的土著民族杂居,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系客家人。因此,福建宁化石壁村又被誉为客家人的祖地。据悉,有超过200个姓氏跟这里息息相关。

如今,福建宁化石壁移民后裔,遍布福建南部、西部,广东东部、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以及港澳台和海外地区。尤以该村的刘开七、李火德后裔众多,号千万之众。

4、河南光州固始

河南光州固始是中原汉人南迁福建的出发点,当今很多福建、海南、台湾地区的姓氏家族族谱都记载自己先辈来自河南光州固始。因此,河南光州固始被誉为”闽台祖地”。

据悉,西晋“永嘉之乱”时就有“八姓入闽”。特别是唐朝五代时期,陈元光、陈政父和王审知兄弟,先后带军入闽,开发福建。这些人多来自河南固始县。

如今,河南光州固始移民后裔遍布福建漳州、泉州等地,广东潮汕、海南以及台湾、东南亚地区。

5、河北小兴州

河北小兴州,主要发生在明初,即明洪武至永乐年间,是政府组织性移民。明永乐年间,明成祖为了巩固京城(北平),又为防御漠北元朝残余势力入侵,多次实施大规模的移民。

如今,河北小兴州移民后裔不仅遍布河北各地,在山东、内蒙古以及东北地区都有分布。

6、苏州阊门

苏州阊门,是明初朱元璋,为了抵制江南豪族,恢复发展江淮地区的经济,把江南豪族和百姓迁往苏北地区。在当地又被称为“洪武赶散”,也是政府强制性移民。

据悉,此次移民人口达数十万。就连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画家郑板桥家族都跟苏州阊门移民有关。

如今,苏州阊门移民后裔,主要分布于扬州、江都、兴化、宝应、淮安、泗阳、泰州、连云港等多个地区。

以上是历史上11大移民圣地中的六大移民圣地介绍,由于移民地区太多、涉及面广,篇幅有限。还有五大移民圣地没介绍到,期待下集给大家分享。

各位朋友,你的姓氏家族是从这些地方迁移的吗?可以留言说说看。

来源:千姓有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