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免签政策待实行,贸易往来破新高,西方国家阴谋再次破灭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3 15:35 4

摘要:9月2日晚,中国外交部的一则通告瞬间引爆国际舆论:自9月15日起,所有持普通护照的俄罗斯公民,来华经商、旅游、探亲、交流或过境不超过30天,无需办理签证。

9月2日晚,中国外交部的一则通告瞬间引爆国际舆论:自9月15日起,所有持普通护照的俄罗斯公民,来华经商、旅游、探亲、交流或过境不超过30天,无需办理签证

没有预热、没有吹风,消息来得干脆利落。这次免签政策试行期为一年,直到2026年9月14日结束。选择在普京即将访华、两国元首会晤的关键时刻发布,中方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宣示:中俄之间的关系立足于战略协作与深度互信。

中国免签“朋友圈”再次扩容,这次迎来了一个重要伙伴——俄罗斯。这消息一出来,立马在网上刷屏了。

听说俄罗斯人明年来中国可以直接免签待30天,不少网友调侃:“战斗民族”的旅行清单上又要多几个目的地了!其实中俄两国在签证便利化方面不是第一次“破冰”了。

去年团队旅游免签已经试过水,这次范围扩大到所有普通护照持有人,力度空前。为什么选在这个时间点?又为何对俄罗斯敞开大门?这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战略布局?

以往俄罗斯商人来中国做生意,最头疼的就是签证问题。提前数周申请签证,材料繁琐、等待时间长,不少商机就这么白白错过了。

现在好了,免签政策直接解决了这个痛点。企业高管过来考察,周期能缩短30%,边贸结算效率也能提升40%。这可不是小数字,对于讲究效率的商贸活动来说,这就是真金白银。

看看贸易数据就知道了:2024年中俄贸易额已经达到2448亿美元,其中70%依赖短期商务互访。免签之后,这个数字只会更多。

以黑龙江黑河口岸为例,预计免签政策将带动跨境贸易额增长25%,还可能催生“中俄商贸服务综合体”等新业态。这种“零门槛”设计,本质上就是把地缘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

政策发布时机很有讲究——中国的国庆黄金周和俄罗斯秋冬旅游旺季接踵而至。这明显是要给两国民间交往打一剂“强心针”。

其实俄罗斯人对来中国旅行兴趣一直很高。2024年中国内地接待俄罗斯入境游客150.35万人次,同比增长115.1%。这个增速确实惊人。

2025年上半年,已经有66.2万俄罗斯人乘飞机来中国,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0%。免签政策实施后,这个数字很可能还会井喷式增长。

想想看,俄罗斯游客来中国,不只是看看风景那么简单。他们在这消费、住宿、吃饭、购物,带来的可是实打实的经济效益。就像一位网友说的:“更多俄罗斯朋友来体验中国的移动支付和高铁速度,不是挺好的吗?”

现在国际形势复杂,美西方对中俄实施“外交孤岛”策略。这种情况下,免签政策就像构建了一道“民间外交防火墙”。

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赴华游客同比增长70%,这些游客其实就是“民间大使”。他们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真实的中国形象,这比任何官方宣传都有效。

更重要的是,免签政策与上合组织框架形成联动——俄方人员可以经中国中转至中亚五国,使“中国-俄罗斯-中亚”形成人员流动闭环。这为“一带一路”倡议注入了人文纽带。

这种民间交往,往往能起到官方外交达不到的效果。当莫斯科红场的游客开始用支付宝购买套娃,当北京胡同的茶馆响起俄语谈笑声,这种文化交流自然而然就发生了。

可能有人会担心:这么大范围的免签,安全问题怎么保障?这点中国早有准备。

中国采用AI人脸识别和大数据预警系统,误识率低于0.002%,真正实现了“即查即放”。这种“技术治理”模式,既避免了西方“过度审查”的弊端,又守住了安全底线。

当俄罗斯游客持电子护照刷脸入境时,世界看到的是数字时代边境管理的中国方案。这种技术能力,是中国敢大规模开放免签的底气所在。

中国近年来一直在优化入境政策。今年一季度,各口岸入境外国人就超过90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以上。没有可靠的技术支撑,这样的数字是不可能实现的。

对俄罗斯免签并不是孤立事件。中国最近一直在扩大免签“朋友圈”。

自去年底起,中国已先后对法、德、意等欧洲六国试行免签,今年三月又扩展至瑞士、爱尔兰、匈牙利等六国。如今轮到俄罗斯,既是这一系列开放举措的延续,也是一次明显的战略升级。

6月1日起,中国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等5个拉美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这是中国的单方面免签“朋友圈”首次拓展到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

6月9日起,中方还对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加上之前已经免签的阿联酋和卡塔尔,中方实现了对海合会国家免签“全覆盖”。

到现在为止,适用单方面免签政策来华的国家已经达到47个。这个名单还在不断变长,彰显了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04 双向奔赴的共赢之举

中俄免签是典型的双向奔赴。2023年8月,中俄恢复了团体旅游免签政策,促进两国游客互访量回升。中国之前还与俄罗斯缔结了互免签证协定,并对俄罗斯实施过境免签政策,境内停留时间已延长至240小时。

这些政策的效果已经显现出来。2025年,中俄双向流动规模预计突破300万人次。这已经不是“恢复”,而是跨越式增长。

贸易方面更是如此。2024年前七个月,中俄双边贸易额已突破1560亿美元,同比猛增27.5%,全年突破2500亿美元几乎已成定局。免签政策将进一步推动这个增长势头。

免签政策推动的是更深层次的融通——商旅更便利、投资更顺畅、文化更交融、民心更相通。这种软连接,往往比硬设施的影响更加深远。

来源:木乔天下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