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对有娃家庭来说,搬家不仅是体力活,更是一场掏空身心的生存战。今天的故事主角小陈,用5年6次搬家的经历,揭开这座城市的租房真相——房子越租越大,生活却越过越累。
在深圳,搬家是每个打工人的必修课。
有人调侃:“没搬过三次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深漂。”
但对有娃家庭来说,搬家不仅是体力活,更是一场掏空身心的生存战。今天的故事主角小陈,用5年6次搬家的经历,揭开这座城市的租房真相——房子越租越大,生活却越过越累。
深圳女青年
最好的投资方法,就是投资自己。
3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租房就像拆雷盲盒,永远不知道下一间藏着什么惊喜”
2019年夏天,刚毕业的小陈攥着1500元预算,在龙华城中村签下了人生第一份租房合同。
“当时觉得捡了大便宜,20㎡单间带独立厨卫,签完合同才发现自己掉进了黑洞。”
发霉的床垫能抠出蘑菇,衣柜隔板泡得能当瓦片,空调吹出的风带着陈年泡面味。最要命的是楼下三家外卖作坊,每天准时上演“油烟三重奏”。
“第一次知道什么叫‘照骗房’,白天黑夜都得开灯,唯一能见光的窗户正对着垃圾站。”
这场为期365天的生存挑战,让小陈练就了徒手抓蟑螂、闭眼闻地沟油的“超能力”。次年房租到期当天,他几乎是夺门而逃。
“合租是面照妖镜,照尽人间奇葩”
逃到宝安和女友合租时,小陈以为是甜蜜升级,却撞上「地狱模式」。
90后情侣室友的骚操作实在太多,包括深夜的游戏直播,浴室里永远挂着湿漉漉的内衣,厨房堆满发霉外卖盒。最绝的是某天回家,发现客厅躺着三个醉醺醺的陌生人——原来室友在搞陌生人轰趴。
“有次马桶堵了,那哥们居然说‘你们先用筷子捅捅’。”提起这段经历,小陈至今太阳穴直跳。
当室友第N次带人回家开派对时,小陈拉着女友连夜打包。这次他们咬牙租下3500元的一室一厅,终于明白:在深圳,能用钱解决的合租问题,千万别省。
“搬出城中村那天,我以为苦日子到头了”
2021年,小陈夫妇搬进了带电梯的小区房。40㎡的空间刚够两人世界,直到妻子验出两道杠。
“产检单出来的那刻,我就知道又要搬家了。”
老家的父母拖着大包小包来深照顾孕妇,四人挤在蜗居里的画面堪比俄罗斯方块:1.2米的折叠床支在客厅,冰箱顶上摞着待产包,阳台晾着十几件婴儿服。最崩溃的是深夜,岳父的鼾声能穿透三道墙。
后来搬家时,小陈在某平台叫了辆面包车。为了省200元搬运费,父亲扛着冰箱颤巍巍上楼,怀孕七个月的妻子拎着锅碗瓢盆,而他自己蜷在车厢和行李夹缝里。
“5年搬6次家,每次搬家都在扒层皮”
如今站在新小区的阳台上,小陈数着第六次搬家的伤痕:被克押金大几千块,理由包括墙皮自然脱落等;报废3个行李箱、1张折叠床;父亲半月板损伤,妻子先兆流产住院。
更扎心的是现实,55㎡两居月租7000,押二付一直接掏空季度奖金。而小区对面新开的幼儿园,非深户要准备多项材料。“等孩子入园,是不是又得搬家?”
最近他常盯着中介发来的房源发呆:离公司近的掏空钱包,城中村的怕委屈孩子,带学区的根本不敢想。家族群里劝他回老家的消息越攒越多,但看着孩子日渐长大,又让他舍不得按下暂停键。
写在最后
在深圳,你觉得要搬多少次家才能从“暂住证”变成“户口本”?
这座城市每天都在上演迁徙故事,有人搬离城中村,有人搬进学区房,有人搬向临深片区。
当搬家成为生存必修课,你经历过最崩溃/温暖的租房瞬间是什么?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
来源:中年年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