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留人间 他们的生命在奉献中延续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7 19:27 1

摘要:3月13日,年仅31岁的张明(化名)不幸遭遇车祸,被120紧急送至兴安盟科右前旗人民医院。几经抢救后,张明的病情仍持续恶化,经专家研判为脑死亡。在悲痛之余,张明的家人决定捐出张明的眼角膜、双肾、心脏和肝脏,挽救他人生命,让张明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3月13日,年仅31岁的张明(化名)不幸遭遇车祸,被120紧急送至兴安盟科右前旗人民医院。几经抢救后,张明的病情仍持续恶化,经专家研判为脑死亡。在悲痛之余,张明的家人决定捐出张明的眼角膜、双肾、心脏和肝脏,挽救他人生命,让张明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当时,科右前旗红十字会的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向我们提出了捐献器官的建议,详细介绍了人体器官捐献的相关政策、流程、意义和价值。经过考虑后,我和我爱人、我的儿媳妇一致同意捐献我儿子的器官,希望他捐献的器官能够为重病患者送去希望。”张明的父亲说。

在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3月20日,张明的家属签署了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3月22日,一场简朴而又庄严的遗体告别仪式在科右前旗人民医院手术室内举行,在协调员的见证下,医护人员们怀着无限敬意,小心翼翼地完成了手术。张明捐献的眼角膜、双肾、心脏和肝脏,可以让4名器官功能衰竭患者重获新生,让2名失明患者得以重见光明。

“我儿子是一个乐于助人、热心善良的小伙子,平日里左邻右舍谁家有需要,他都会尽心尽力地去帮忙。如果他知道他捐献的器官可以挽救这么多人的生命,他一定也会很高兴的。”张明的父亲说,“我儿子虽然不在了,但他的心脏还在继续跳动,他的眼睛还能看到这个世界,这也算是延续了他的生命和爱。”

2011年,内蒙古作为全国第二批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试点省区,全面启动了人体捐献工作。多年来,全区各级红十字会致力于宣传普及人体器官捐献知识,倡导人体器官捐献理念,深入开展“生命接力+生命教育”等活动,不断提升群众公益奉献意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接受人体器官捐献理念,关注和支持人体器官捐献事业。

去年3月,呼和浩特市6岁男孩圆圆(化名)因车祸不幸离世,他的家人忍痛捐献了他的肝脏、肾脏、肺脏以及遗体,他捐献的生命礼物让4名小朋友重获新生;去年6月,通辽市一位男士突发疾病不幸离世,他捐献的肝脏和肾脏,为3名重症患者点燃生命之光;今年3月中旬,呼伦贝尔市一名女士不幸逝世,她捐献的肝脏、肾脏和角膜,让3名器官衰竭患者重获新生,让2名患者重见光明……他们都是普通人,却在生命尽头用奉献传递希望,谱写了一曲曲人间大爱的生命赞歌。

截至2025年3月26日,内蒙古实现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538例,其中人体器官捐献210例,角膜捐献106例,遗体捐献222例。2025年以来实现捐献18例,其中人体器官捐献9例,角膜捐献3例,遗体捐献6例。

乌兰察布市红十字会举办“沐手敬书·华夏同缅”线下缅怀活动。(乌兰察布市红十字会供图)

清明将至,3月14日,乌兰察布市红十字会举办“沐手敬书·华夏同缅”线下缅怀活动,乌兰察布市红十字会和集宁区红十字会的工作者、乌兰察布医专师生、“三献”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等近300人共同致敬人体器官捐献者,传递生命接力的温暖。活动现场,循环播放缅怀活动主题宣传片,展现器官捐献者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的感人故事,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参与者的心灵。会场还设置了生命教育展区,详细图解器官捐献流程与意义,专业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了捐献知识和登记流程,并发放了宣传手册。

每年清明节前后,内蒙古各级红十字会都会开展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缅怀活动,通过敬献鲜花、种植“生命树”等方式缅怀纪念人体器官捐献者,呼吁更多爱心人士了解、支持和参与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自愿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捐献者家属在内蒙古生命礼赞园为捐献者名录碑描金,寄托哀思。(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供图)

目前,内蒙古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赤峰等地共建设生命礼赞园等缅怀纪念场所14个,其中自治区级1个,盟市级11个,旗县级2个。生命礼赞园不仅是缅怀大爱捐献者的纪念园,是捐献者亲属寄托哀思的追思园,更是向全社会弘扬新型生命文化观的礼赞园。一次次对捐献者的缅怀,一次次对生命的礼赞,带动着更多人主动参与到这一挽救生命、造福社会的人道主义行动中来。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先后启动“关爱生命”基金和“生命接力”基金,为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庭提供人文关怀和人道救助。今年3月,还启动了“我在大漠有棵胡杨”礼赞人体器官捐献者公益行公开募捐活动,该项目将为每位器官捐献者认养一颗胡杨,并对器官捐献者困难家庭进行人道慰问和人道救助。

内蒙古自治区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专家委员会成立会议现场。(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供图)

前不久,内蒙古自治区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专家委员会成立,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在推动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规范化、专业化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来自医学、伦理学、法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将一同持续为内蒙古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捐献者无私利他的高尚精神,赋予了生命更加伟大的意义、更加宝贵的价值。我们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正确认识器官捐献的意义,加大对人体器官捐献事业的关注,让大爱延续,让奉献精神永恒闪耀。”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李存霞

来源:内蒙古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