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贵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号丨“筑光”之声响彻云霄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3 13:18 1

摘要:筑光音乐会原名“筑光音乐研究会”(以下简称筑光),是一些音乐爱好者于1937年4月创建的公开音乐团体。筑光吸引了不少音乐爱好者,会员包括学生、教师、工人和普通市民。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决定将这个合法的音乐团体,改造成受党影响的抗日救亡文艺团体,运用富有

筑光音乐会原名“筑光音乐研究会”(以下简称筑光),是一些音乐爱好者于1937年4月创建的公开音乐团体。筑光吸引了不少音乐爱好者,会员包括学生、教师、工人和普通市民。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决定将这个合法的音乐团体,改造成受党影响的抗日救亡文艺团体,运用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进行抗日救亡宣传。

根据上级组织的指示,50余名党员和进步学生加入筑光,筑光由一个单纯的音乐组织,逐步转变成进步的抗日救亡组织。1938年贵州学联被破坏,党组织把大批学联成员转入筑光,同时派党员谢凡生以艺术指导身份加入,加强党对筑光的领导。1938年6月,吴同尘、吴夔与常学镛组成了中共文化支部。1939年2月,筑光地下党支部成立,受中共贵阳县委领导,对推动贵阳的抗日救亡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筑光音乐研究会”部分成员合影_资料图

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筑光除了通过音乐会、电台广播、街头演讲和集众教唱等多种形式宣传抗日外,还演出抗日戏剧、绘制抗日宣传画、举办木刻展览、张贴救亡情报等,广泛开展抗日宣传。1937年正值九一八事变6周年纪念,筑光的会员们不仅参加各界的游行示威,还赶排了《九一八小调》《义勇军进行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救亡进行曲》《亡国奴当不得》5首救亡歌曲在街头演唱。

1938年4月,台儿庄大捷传来,筑光组织了百人大合唱,演唱了《流亡三部曲》《游击队歌》《最后胜利是我们的》等抗战歌曲,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抗战情绪。1938年12月,在中苏文协贵州分会成立大会上,筑光会员高唱《国际歌》,这是第一次在贵阳公开唱出无产阶级的战歌,演员心潮澎湃、情绪高昂,观众深受鼓舞。

除了在城里宣传演出外,深入农村送文艺下乡也是筑光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年寒暑假期间,筑光都组织会员到清镇、平坝、定番(今惠水)、龙里、息烽等县和贵阳的乌当、青岩、花溪、中曹、北衙、倒岩等区乡演出,演唱了很多救亡歌曲,其中贵州山歌剧《送郎打日本》特别受欢迎。

由于筑光的抗日宣传唤醒和团结了广大群众,国民党当局将其视为眼中钉,多次派特务进行捣乱破坏。1940年6月19日,国民党贵州省党部登报宣布:勒令筑光解散。

筑光虽被迫解散,但是抗日救亡运动却没有停止。会员纷纷以新的形式,或转移到外地,或加入到其他进步团体,重新投入战斗。

文 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 刘毓麟

编辑/陈香琳

二审/周芸吉

三审/梁健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