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盛夏,沈阳经侦支队会议室内空气凝重。30多名头发花白的中植系投资人代表得知了一个惊人数字:全国已有700余名理财顾问被采取强制措施。前中植系“八大首席”除两人取保候审外,其余高管均已收押;更令人震惊的是,解直锟遗孀毛阿敏曾从资金池中支取的400余万抚
2025年盛夏,沈阳经侦支队会议室内空气凝重。30多名头发花白的中植系投资人代表得知了一个惊人数字:全国已有700余名理财顾问被采取强制措施。前中植系“八大首席”除两人取保候审外,其余高管均已收押;更令人震惊的是,解直锟遗孀毛阿敏曾从资金池中支取的400余万抚养费及一辆路虎车,目前也已全部退回。
一张巨大的法网正在收紧,曾经的金融精英们如今成了网中之鱼。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中植系的财富神话,最终以刑事强制措施的方式落下帷幕。
【第一章:印刷厂走出的金融巨鳄】
中植系的传奇故事始于东北黑土地。解直锟早年在黑龙江伊春依靠印刷厂、服装厂等实业起家,1995年正式创立中植企业集团。然而真正令其实现飞跃的,是2002年联合哈尔滨市国资委等单位共同重组的中融信托。
这个平台成为中植系资本魔方运转的核心引擎,逐渐形成独特的“X+中融信托+上市公司”三角模式。借助信托牌照和四大财富管理公司(恒天财富、新湖财富、大唐财富、高晟财富),中植系以定向融资理财的名义吸纳资金规模达到惊人的1.06万亿元人民币。
数据显示,中植系单个投资金额超过300万的高净值投资人就有15万人,涉及资金总量高达2300亿元,其中最大单笔客户理财资金超过50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庞大而隐秘的金融王国。
【第二章:神话崩塌的转折时刻】
2021年12月18日,创始人解直锟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他生前曾对投资人保证——“只要我在,那些理财产品就不会出现问题”。
然而就在他离世一年多后,一封自称恒天财富理财经理的自白书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彻底揭开了中植系的兑付危机。2023年11月22日,中植集团发布致投资者致歉信,承认集团严重资不抵债。初步尽调显示,集团总资产约2000亿元,但大部分集中于难以变现的债权和股权投资,而债务规模却高达4200亿-4600亿元,资金缺口超过2000亿元。
深入调查发现,中植系定向融资的资金流向令人震惊:约79%的资金用于借新还旧,支付前期投资的本息;约20%用于支付房租、佣金、工资等运营开支,仅有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资金投入到实际项目中。
这种运营模式本质上就是经典的庞氏骗局。后期投入的资金,大部分用于支付前期投资者的本息。所谓的投资标的、底层资产,基本上都是虚构的。资金要么在体系内空转,要么被用于补充集团流动性,形成自我输血的循环游戏。随着规模扩大,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注定难以为继,崩塌只是时间问题。
【第三章:精心设计的资本迷局】
中植系的资本运作模式极其复杂且隐蔽,通过在股权关系上的精巧设计,规避了法律意义上的控制关系。其典型模式是“X+中融信托+上市公司”的金字塔架构。其中的“X”代表中植系的核心资产,包括矿产资源、艺术品收藏或拟上市企业股权等稀缺资源。
具体而言,中植系通过中融信托筹措资金、收购原始资产,随后参与上市公司资本运作获得股权或现金回报,进而与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开展合作,再通过中融信托继续筹措资金进行新一轮资产并购,形成循环往复的资金流转。在这个过程里,中植系体内各个金融平台之间还会相互协作,实现资金接续、杠杆放大和风险分散。
为增强可信度并规避监管,中植系并非所有项目都是完全虚构的。与海银财富“所有项目均为杜撰”的集资诈骗定性不同,中植系手握公募基金、信托等合法金融牌照,定向融资募资中约有10%投向了真实项目,涉及120余家经营实体,但这些项目大多经营状况不佳,难以产生足够回报。
在房地产领域,中植系的布局尤为深入,与佳源国际、世茂集团、佳兆业等知名房企都有广泛合作,通常采用房企持股60%、中植持股40%的股权分配模式。中植旗下还设立了专门从事不动产管理的平台,如2014年成立的中海晟融,专注于不动产管理,形成了“以城市发展立基的不动产基金投资为核心”的投资布局。其在大湾区获得棚改、工改等城市更新储备用地面积达210万平方米。这些项目往往与地方政府有关联,这也是案件定性复杂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四章:财富盛宴与佣金天堂】
中植系通过其控制的四大财富公司,构建了庞大的销售网络。这些公司的理财顾问收入之高,令人瞠目结舌。
恒天财富理财顾问的提成比例通常在1%-2%之间。按照100万元的投资门槛计算,仅提成就能获得1至2万元,这还不包括奖金等其他收入。曾经风光无限的“恒天战神”——恒天财富上海静安第二事业部总经理,创下了中植系单一客户59亿元的最高投资纪录,年度完成销售额超过60亿元。如果按平均1.5%的提成比例计算,仅提成收入就接近9000万元,几乎达到一个小目标。
高管的年薪更是天文数字:恒天财富董事长周斌,年薪9500余万元;恒天财富总经理崔同跃,年薪5200余万元;大唐财富董事长张冠宇,年薪2500余万元;新湖财富总裁赵厚璞,年薪2100余万元。这些数字背后,是投资人的血本无归。
【第五章:狩猎时刻与全面追缴】
如今,这场财富盛宴终于落幕。有关部门已经明确表示必须100%完成中植系理财顾问的退佣和追缴工作。
2024年3月16日,北京朝阳警方首次发布通报,要求所有涉案人员主动退缴违法所得,并公布了唯一的官方退缴账户。2024年11月,天津中植投资人见面会透露,北京已成功追缴理财顾问非法所得20亿元。沈阳恒天财富总经理吕一晗应退金额3124万元,实际仅退款400万元,现已被抓捕。
北京地区对250余名理财顾问启动刑事责任追究,“退佣诚意不足者”成为优先打击对象。其中最少一人因未退佣金9万元而被追究刑责。目前北京地区涉案理财顾问的取保候审条件十分明确:只有全额退还佣金才能办理取保!
2025年6月,相关部门启动了针对中植系财富公司理财顾问佣金的第二轮追缴行动,力度空前,主要针对未全额退缴的理财顾问。7月开始,全国多地展开大范围抓捕行动,不少基层理财顾问都收到了专班的催缴电话。长沙恒天的部分骨干员工被带走调查,这些人主要是未按要求退佣或只部分退佣的理财顾问。据悉,退佣比例将直接影响从轻处罚的程度,越早全额退佣者越有可能免于刑事处罚。
【第六章:艰难追偿与深刻教训】
截至2025年8月,中植系公司所持有的某上市公司股权被司法拍卖,变现2.87亿元。海外资产追缴也在同步进行中,有两套价值数千万美元的海外房产已挂牌出售,花旗银行账户资金、日本资产等均在追缴清单中。但相比4600亿元的债务窟窿,这些追缴成果只是杯水车薪。
令人唏嘘的是,那些底层的理财经理们,辛苦奔波十余年,最终落得个全额吐佣甚至面临刑事处罚的结局。而受伤最深的还是那15万名投资额超过300万的高净值客户,数千亿资金在这场游戏中灰飞烟灭——这场持续十余年的财富盛宴,最终变成了一场噩梦。
中植系的崩塌不仅是一个金融帝国的陨落,更是中国金融监管进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警示着每一个市场参与者:任何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最终都会成为空中楼阁;任何依靠资金池运作的资产管理,终将面临清算的时刻。
在这场盛宴与悲歌之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金融帝国的兴衰,更是一个时代转型的阵痛。随着监管的加强和市场的成熟,这样的故事或许不会再重演,但留给市场的思考和教训,将长久地警示着后来者。
【结语】
中植系的故事始于东北黑土地,最终在沈阳经侦支队的会议室里迎来了它的终章。从实业起家到金融帝国,从资本宠儿到全面追缴,这个跨越三十年的商业传奇,为中国金融史写下了沉重的一页。
当理财顾问们退还佣金,当投资者们拿回部分资金,这个曾经辉煌的金融帝国最终留下的,是对金融本质的深刻反思和对监管体系的全面检验。
在这个意义上,中植系的崩塌不仅是一个结束,更是一个新的开始。
来源:迷世书童H9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