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城关区认真落实国家就业优先战略和省市工作安排,推出灵活就业系列暖心举措。通过构建“1+N”零工服务矩阵、搭建数字化就业平台,目前已累计精准对接就业超8000人次,服务零工群体2.6万余人次,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数字赋能的灵活就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从“路边揽活”到“云端接单”,从“无处落脚”到“暖心驿站”,兰州市城关区正通过创新零工服务模式,为灵活就业群体打造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港湾”。
近年来,城关区认真落实国家就业优先战略和省市工作安排,推出灵活就业系列暖心举措。通过构建“1+N”零工服务矩阵、搭建数字化就业平台,目前已累计精准对接就业超8000人次,服务零工群体2.6万余人次,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数字赋能的灵活就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从“散兵游勇”到“精准匹配”,数字化重塑零工就业生态。“以前找活靠碰运气,现在手机上刷一刷,岗位直接推送到眼前!”在南滨河东路零工市场,家政零工张大姐通过“如意就业”小程序快速匹配到一份日结保洁工作。这样的高效对接,得益于城关区打造的“零工岗位库”和“求职信息库”。“如意就业”平台和“城关区零工市场”微信小程序整合了全省千余家企业用工需求和3万余名零工信息,平台按家政、装修、物流等10余类细分领域智能推送岗位,进一步提升就业匹配成功率。
更亮眼的是“蜂窝状直播矩阵”的辐射效应。城关区联合省内5个市州、18个县区,招募34名“就业主播”,每天3个黄金时段直播带岗,累计吸引超266万人次在线“淘岗”,点赞量突破46万次。“直播间不仅讲工资、谈福利,还能‘云参观’工作环境,让人心里踏实。”一名通过直播找到快递工作的青年表示。
从“单一服务”到“生态闭环”,暖心举措托底零工群体权益。零工市场不仅是求职平台,更成为劳动者的“第二个家”。走进雁滩零工市场,公益住宿区、工具租借区、劳动维权室等设施一应俱全。今年以来,这里为8名初来兰州的零工提供免费临时住宿,为600余人次发放爱心餐食,并解决工具租借、劳资纠纷等难题63件。“有了落脚点,干活更有底气!”来自定西的装修工人王师傅感慨道。
城关区还通过“技能提升+文体赋能”增强零工竞争力,开设养老护理、育婴等公益培训课程,惠及1200余人;举办政策宣讲、象棋比赛等活动28场,覆盖2600余人次。由提升零工技能来增强选岗竞岗能力,进而实现收入提升。
从“零散点位”到“服务街区”,打造辐射全域的就业新地标。当前,城关区正加速推进“零工街区”建设,以南河路为核心,规划设置政策公告栏、遮阳休息区、工匠精神主题景观等设施,联动全区8个零工驿站,形成“15分钟就业服务圈”。未来,这里将成为集求职招聘、技能提升、权益保障于一体的零工服务地标。
在这里,零工经济不再是城市的边缘角色,而是高质量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源泉活水。“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位劳动者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城关区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吴佳莹表示,下一步将深化“月月有招聘、周周有服务”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提升服务质效,并拓展“零工e站”线上功能,推动灵活就业从“保基本”向“高质量”升级。
城关区的创新实践,不仅破解了零工群体“就业难、维权难、生活难”的痛点,更以数字化和人性化双轮驱动,为灵活就业服务提供了可复制的“城关经验”,进一步增强城关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
来源:中国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