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到实操,从学习到践行!郑大一附院首期河南省ECMO规范化基地培训班学员结业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3 11:17 4

摘要:夏季的热浪逐渐退去,中原大地悄悄迎来了秋意凉爽的时节。经过一个夏天的进修学习,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基地的首批学员顺利完成结业考核,拿到证书的他们即将奔赴各自岗位,利用ECMO技术为广大患者服务。

河南省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基地

夏季的热浪逐渐退去,中原大地悄悄迎来了秋意凉爽的时节。经过一个夏天的进修学习,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基地的首批学员顺利完成结业考核,拿到证书的他们即将奔赴各自岗位,利用ECMO技术为广大患者服务。

基地简介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CMO技术开展时间早、开展病例多,技术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现拥有各品牌型号ECMO机器24台,开展数量和综合实力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长久以来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学员前来进修。

今年春季,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CMO中心与急诊医学部强强联合,获批成为河南省体外生命支持(ECMO)质控中心,肩负起中原大地ECMO技术规范化发展的重任,随后又顺利通过河南省卫健委评估,获批“河南省体外生命支持ECMO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基地”。经充分准备,基地首批培训班于6月初夏顺利开班,来自全省全国的10余名学员共聚郑大一附院,心无旁骛的投入ECMO技术学习。

学习掠影

三个月的学习时间中,基地结合雄厚师资,精心准备了20余场理论讲座和5次模拟实操,提供丰富上手机会和多次随机教学查房,至结业时,每位学员都完成了规定的实操案例数量。

三个月的学习时间中,生死时速的紧急抢救,身负重任的长途转运,深夜床旁守护患者成为大家的工作日常,学员们在学习过程中亲身参与ECMO患者的全流程管理,并通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理解到了对患者精心尽心,对病魔全力以赴的人文精神。

三个月的学习时间中,多样化的ECMO病种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ARDS、STEMI、脓毒症、肺移植、中毒、心脏骤停、肺栓塞、心外术后……不同疾病的不同生理决定了ECMO管理的不同策略,也让大家深刻领会到ECMO患者的精准化评估,精细化管理、个体化方案。

三个月的学习时间中,不仅有成功的喜悦,更有反思与成长的沉淀。基地长久坚持向困难学习,向挫折学习,每一次的病历复盘不仅是大家的宝贵经验,也是日后工作的长鸣警钟。

新的开始

俗话说,春种秋收,自春季开始的准备与播种终于在秋季伊始收获了第一批硕果。从六月初夏到八月初秋,每位学员带着期待走来,留下汗水和付出,带走知识和能力,他们将所见所闻,所学所感带入日常的工作,融入患者的救治,手拿“魔肺”,守护生命。

而如今,夏末初秋的时节,第二期学员业已整装待发。医路漫漫,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能力是最稳的强心剂,他们将继续用自己的热情和能力铺就ECMO技术规范化发展的美好明天!

什么是ECMO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项国家级限制性医疗技术,它利用离心泵和膜肺将患者的血液在体外进行循环、氧合后重新输送回体内,部分或完全替代患者受损的心肺功能,是治疗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心脏骤停患者的“终极武器”。但同时,ECMO技术风险高,并发症多,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开展人员需要获得当地卫生健康部门认可的资质证书。

联系方式:

基地负责人:兰超 朱志强 李军

基地秘书:宋晓东13939051053 黄明君 13598822120

电子邮箱:zdyfyecmojd@163.com

来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中心

来源:健康同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