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文昌社区:“一窗受理”让居民办事省时又省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3 10:46 3

摘要:文昌社区设立“城乡融合共享服务窗口”,通过“一窗受理”和“AB岗”制度实现的服务模式变革,有效解决了以往群众办事“多头跑、排队等、找人难”的痛点,以高效、便捷的服务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文昌社区设立“城乡融合共享服务窗口”,通过“一窗受理”和“AB岗”制度实现的服务模式变革,有效解决了以往群众办事“多头跑、排队等、找人难”的痛点,以高效、便捷的服务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文昌社区辖区范围广、人口基数大、独门楼院多,多元化的群众需求导致社区服务大厅日常业务量繁重。过去,大厅采用传统的“单人单岗”模式,即民政、计生、社保、残联等各项业务由专人负责特定窗口。这种模式在实际运行中逐渐显露出弊端:居民办理不同业务需更换窗口、重复排队;一旦工作人员因入户走访、会议等原因临时外出,其负责的窗口便会暂停服务,导致居民“白跑腿”、“干等待”,群众对此颇有意见。社区设立“城乡融合共享服务窗口”区。新窗口彻底打破了“一人一窗”的壁垒,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的综合办理模式。同时,为核心服务岗位配备两名熟练掌握各项业务的“AB岗”工作人员(A角为主办,B角为协办并随时补位),确保任何情况下窗口服务不间断、不脱岗。

这一改革秉承“办公区域最小化、服务面积最大化”的现代服务理念,不仅优化了空间布局,更极大地提升了服务效能。如今,居民来到社区服务大厅,无论办理何种业务,只需在一个窗口提交材料,即可由“通办”工作人员进行受理和初步处理,实现了“排一次队、办所有事”。工作人员外出时,其职责由B岗无缝对接,彻底杜绝了因人员空缺导致的服务断档。

“一窗受理”解放出更多精力、人力下沉网格、走访入户。通过探索实施敲门看灯“反向跑”办理模式,社区服务由过去的“被动要求”转为现在的“主动提供”,拉近了与居民之间的距离。新模式下,对于住户信息收集更新、居民间纠纷调解等工作内容,社区工作者从以往的“被知晓”上升为“我发现”,底子比以前更清、人头比以前更熟、事情比以前更好办。

“一窗受理”不仅是对服务流程的优化再造,更是基层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次有益探索。它体现了社区党组织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的为民情怀,成功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成“最畅一公里”,为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民乐信息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