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首次扩围剑指“钢铁巨人” 中国减碳攻坚战打响产业升级发令枪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7 14:46 1

摘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两年后迎来历史性突破。生态环境部近日宣布,钢铁行业正式纳入碳市场版图,标志着全球最大碳市场首次向制造业"开闸",一场重塑产业基因的绿色革命正在中国工业腹地悄然兴起。

【核心提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两年后迎来历史性突破。生态环境部近日宣布,钢铁行业正式纳入碳市场版图,标志着全球最大碳市场首次向制造业"开闸",一场重塑产业基因的绿色革命正在中国工业腹地悄然兴起。

---

破冰时刻:碳市场2.0时代启幕

2024年1月4日,随着生态环境部《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落地,年碳排放量2.6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被纳入强制碳核查名单。这不仅是自2021年电力行业率先纳入后,碳市场首次扩容,更意味着占据全国碳排放总量15%的"排放大户"正式进入控排时代。

---

政策深意:倒逼产业基因突变

1. 技术革新加速度:面对即将启动的碳配额交易,鞍钢集团已投入12亿元进行氢基竖炉改造,测算显示每吨钢碳足迹可降低62%;宝武集团富氢碳循环高炉试验项目使燃料比下降8%,减排效果显著。

2. 产业格局重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电炉钢占比提升至12.5%,较2020年提高4.2个百分点。碳成本压力下,短流程炼钢技术渗透率有望在2025年突破20%。

3. 国际赛道换挡:面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首钢京唐公司通过CCUS技术捕获的二氧化碳已实现食品级利用,为出口钢材获取每吨85欧元的碳成本优势。

---

市场蝶变:碳资产成核心竞争力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全国碳市场2023年成交额突破120亿元,较首年增长280%。钢铁行业的加入将带来三大质变:

- 覆盖碳排放量从45亿吨跃升至55亿吨,市场体量扩容22%

- 激活3000万吨/年的CCER需求缺口,催生碳管理新业态

- 推动碳价从当前70元/吨向欧盟现行90欧元/吨靠拢

---

未来图景:绿色钢铁生态圈崛起

在唐山曹妃甸,全球首个全流程碳中和钢铁示范项目已现雏形:厂房屋顶光伏年发电2.1亿度,钢渣制成固碳建材封存CO₂ 15万吨/年,厂区绿化带形成碳汇林吸收3万吨碳排放。这种"绿电+循环+碳汇"的模式,正在重构钢铁行业的价值坐标系。

---

【趋势前瞻】

随着水泥、电解铝等八大高耗能行业渐次纳入,中国碳市场将在"十四五"末覆盖全国70%碳排放量。这场静默的产业革命,正通过碳定价机制重塑中国制造DNA——当每吨钢材背负百元碳成本时,绿色转型不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法则。这场始于环境治理的制度创新,终将演变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引擎。

来源:高冷生活家y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