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1984年春晚舞台上,香港歌手张明敏《我的中国心》曾让亿万华人华侨热泪盈眶、血脉偾张。41年后的今天,当李嘉诚旗下香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以228亿美元将巴拿马运河双港等43个战略港口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1984年春晚舞台上,香港歌手张明敏《我的中国心》曾让亿万华人华侨热泪盈眶、血脉偾张。41年后的今天,当李嘉诚旗下香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以228亿美元将巴拿马运河双港等43个战略港口打包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时,这首承载民族精神的歌曲也要给其资本叛逃以灵魂拷问。冠以“长江”之名的企业,要亲手割断了国家海运命脉的“源头”?!
李嘉诚 网络图片
“黄金水道”变“锁喉绞索”
巴拿马运河是全球航运的重要枢纽,是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咽喉要道”,它使船只从太平洋进入大西洋时,能减少超过1.1万公里的航程。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海上航线有180条左右,可连接大概170个国家和地区,到达全球约1920个港口。所以巴拿马运河并非普通商业资产,而是全球海运的“七寸之地”。它承担全球6%的海运贸易,去年经过巴拿马运河的货物总量超过2.355亿吨,美国占比73%。而中国为巴拿马运河第二大用户(货运量占比21%),是两国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巴拿马运河 网络图片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就职演说中曾6次提到巴拿马,次数之多,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特朗普在今年1月刚就职便表示“中国在控制巴拿马运河”,高调宣称美国要“收回”来,必要时不惜动用军队。而在短短三个月后,这出政治讹诈竟借香港资本之手化为致命绞索:3月4日,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以228亿美元将巴拿马运河双港等43个战略港口打包贱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次日特朗普便以此为“证据”宣布“美国已收回控制权”。
贝莱德财团CEO芬克与特朗普私交甚笃,在收购洽谈期间曾到白宫向特朗普汇报有关情况,并且背后站着与美国军方深度绑定的地中海航运(MSC),说明此次收购绝非普通商业行为,而是美国精心设计的三重战略绞杀。
第一重:通行权政治化。未来美方可借“国家安全”之名随时对中国船只加征各类“政治附加费”,仅附加费一项,每年便可抽干中国15亿美元供应链血液。甚至以“违禁品检查”为由扣押货轮,随时能将科技封锁从实验室延伸到海运航道。
第二重:数据主权沦陷。当贝莱德掌控巴拿马港口智能管理系统,其核心武器“阿拉丁系统”便成为插入中国供应链的监控探头。这套覆盖全球金融市场的算法帝国,将实时同步1.2万艘次中国货轮的航行轨迹、货物清单至五角大楼数据库,从智利铜矿到巴西大豆,从稀土精矿到芯片光刻机,3800亿美元战略物资在数字空间被迫“裸奔”。美国军方甚至能预判某船电解铜的到港时间,提前10天在期货市场做空套利。这种“算法殖民”比19世纪炮舰政策更致命——当中国贸易动脉的每一次搏动都被华尔街尽收眼底,所谓“商业机密”早已沦为霸权餐桌上的数据刺身。
第三重:军事绞杀链。美军罗德曼海军基地距巴拿马运河仅15公里,若台海生变,美国只需切断运河10天,国内电解铜价格将雪崩15%,5G基站与新能源车产业链或将陷入瘫痪。更危险的是,地中海航运(MSC)作为贝莱德代理人,长期承担美军战略物资运输任务,其货轮可随时改装为军事封锁平台,这种灰色战术,使特朗普所谓“必要时动用军队”的威胁更具实操性——当中国85%的进口铁矿石暴露于美军炮口之下,“黄金水道”已沦为绑在民族经济命脉上的“锁喉绞索”。
一个借商业交易之名,行扼杀中国供应链之实,助纣为虐、贻害中国和世界的出售行为,李嘉诚的解释,仅仅是一句“纯粹商业决策”,就可以轻易蒙混过去的吗?
“在商言商”不过是最后的遮羞布
李嘉诚声称的“纯粹商业决策”,在228亿美元的交易面前早已漏洞百出。因为这场交易的商业逻辑根本站不住脚。2014年中国财团曾出价1600亿港元收购和记港口40%股权遭拒,而贝莱德以1772亿港元拿下80%股权,相当于折价50%。所谓“高位套现”,不过是向霸权屈膝的政治谄媚。
讽刺的是,长江和记旗下港口业务中23%利润来自中国,而李嘉诚却早已从“建立自我、追求无我”蜕变为“离岸套利、去责任化”。此次交易其刻意保留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和深圳盐田港的“战略切割术”,却将巴拿马运河咽喉拱手让敌,一边享受中国改革开放与一国两制红利完成原始积累,一边拒担当责任。更有通过开曼群岛、百慕大等离岸架构注册,既规避《国安法》审查,又维持对华供应链吸血,将3800亿美元国家航运命脉折算成190亿美元现金装入家族囊中,将“食利模式”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抽离中国、跪向美国”的路径,与其说是“商业智慧”,不如说是对祖国发展前景的极度不信任。
资本无国界,但企业家有祖国
正如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所言:“没有祖国的商人只会沦为被欺凌的孩子”。
网络图片
当张謇以“天地之大德曰生”创办大生纱厂,将商业版图铸成民族工业盾牌时;当卢作孚在抗战烽火中拼死抢运150万吨物资,用民生公司的商船托起中国工业命脉时——他们早已将企业的根系深扎于民族土壤。李嘉诚其资本腾挪的轨迹,恰似一把剥离民族根基的手术刀:既保留香港国际货柜码头与深圳盐田港的利润奶牛,又向美国递上巴拿马运河的“投名状”,这种“食肉吸血”与“弃骨断筋”并行的策略,与殖民时代的买办资本如出一辙。
历史长河中,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从不以“商业理性”为借口。李善祥在日寇铁蹄下拒绝做代理人,将毕生积蓄创办的果园无偿献给新中国;霍英东顶着港英当局缉私枪口,用夜航船编织“红色补给线”。他们的选择证明:伟大企业的命运必与国家兴衰同频共振。当宁德时代拒绝美国百亿补贴坚守本土研发,当曹德旺将福耀玻璃的全球定价权化作反制美国制裁的武器时,而李嘉诚的“买办资本”,却将港口控制权转化为美元祭坛上的贡品——两种选择,划开了资本无根性与家国担当的鸿沟,恰似百年实业救国史的一面照妖镜。
历史不会忘记,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荣毅仁捐赠12辆私家车填补礼宾车队空缺的义举。历史也不会宽恕,在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有人将战略咽喉贱卖给霸权的交易。资本或许可以跨国流动,但企业家的精神坐标永远刻着祖国的经纬度。当“长江”之名沦为离岸资本的游戏道具,我们更需警醒:没有深扎大地的根系,再茂盛的商业树冠终将沦为霸权狂风中的浮萍。
(文/羽立)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视频、音频、文字等)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客观理性分享观点,无不良引导,请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来源:学习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