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半岛电视台8月29日发表题为《斯里兰卡危机表明,债务正在吞噬全球南方》的评论文章认为,斯里兰卡是全球南方国家为解决债务危机而被迫将国家决策自主权交给国际金融机构的典型案例。斯为达成国际基金组织目标进而实现“复苏”的核心是严苛的结构性调整,而其民众承担了严重后果
斯里兰卡科伦坡的抗议者反对高税收、电费燃油费上涨。图源:美联社
半岛电视台8月29日发表题为《斯里兰卡危机表明,债务正在吞噬全球南方》的评论文章认为,斯里兰卡是全球南方国家为解决债务危机而被迫将国家决策自主权交给国际金融机构的典型案例。斯为达成国际基金组织目标进而实现“复苏”的核心是严苛的结构性调整,而其民众承担了严重后果。本文作者阿努卡·维穆蒂·席尔瓦(Anuka Vimuthi Silva)系斯“土地和农业改革运动”(MONLAR)、“农民之路”(La Via Campesina)成员,阿玛莉·韦达格达拉(Amali Wedagedara)系斯班达拉奈克国际研究中心(BCIS)高级研究员。
2022年,斯因不可持续借款、财政失序、外部冲击陷入崩溃,该国民众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抗争”(Aragalaya),迫使前总统拉贾帕克萨(Gotabaya Rajapaksa)下台,随后维克拉马辛哈(Ranil Wickremesinghe)重掌政权并推迟大选。2023年,斯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达成协议,获近30亿美元救助计划,并与中国、印度、日本等国达成债务重组协议。2024年9月,斯举行大选,由右翼政党领导人迪萨纳亚克(Anura Kumara Dissanayake)领导新政府,但其仍受IMF援助条件与前政治机构限制。
当前,国际社会新自由主义叙事强调斯通过与IMF达成协议保持国家稳定,并赞扬斯债务重组、遵守IMF条件的行为。然而,斯为达成IMF目标进而实现“复苏”的核心是严苛的结构性调整:一是推动国企私有化,削弱国家对中央银行的控制,限制国家借贷能力。斯推进“国内债务优化”的负担由劳动者退休金承担,特别是雇员公积金(Employees Provident Fund,EPF)。二是为实现宏观经济稳定而推进各项改革——加息、税收调整、取消补贴、提高能源定价、削减工人养老金。此举导致工薪阶层实际收入减少,加大民众生活压力。三是斯暂停公共部门招聘,拖延交通、灌溉等农村基建,医疗、教育拨款停滞。数据显示,斯2025年公共卫生支出仅占GDP的1.5%,而偿还公共债务利息支出达公共卫生支出的五倍。斯紧缩政策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据民间组织估计,斯约630万人缺餐,至少65600人粮食严重短缺。尽管迪萨纳亚克政府要求恢复对农业、渔业补贴,但燃料等成本居高不下,农民渔民收入仍堪忧。
值得注意的是,斯并非孤例,全球南方国家正面临债务危机,被迫将国家决策自主权交给国际金融机构。联合国贸发会(UNCTAD)警示,全球一半人口生活在利息支出高于医疗或教育支出的国家。发展中国家支付的利率通常比富裕国家高出数倍,且现有债务减免机制存在临时性、不系统、压倒性地向债权人倾斜等问题。数据显示,2024年,发展中国家支付9210亿美元利息,非洲受创尤甚。全球利率上行、不公正的金融架构强化“依赖与欠发达”(dependency and underdevelopment)的恶性循环。
对此,民间组织正采取行动。据悉,2025年9月,斯拟举行第三届“涅莱尼全球粮食主权论坛”(Nyeleni Global Forum for food sovereignty),全球小规模粮食生产者、工会、研究人员、智库等人士将参与论坛,聚焦全球债务危机及其如何损害粮食、教育、健康、土地等公民基本权利,目标将斯农民反对征地、工人争取工资等运动与要求取消债务、气候赔偿、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等诉求联系起来。
对斯等全球南方国家而言,所谓“复苏”不能仅要求实现财政目标与合规。全球南方国家要求收回公共空间用于社会产品投资、债务治理民主化、将人的尊严置于债权人利益之上,推动建立以正义、发展、国家主权为核心的永久性、透明的国际债务解决机制。
来源:南亚研究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