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日本两次侵占青岛历史,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3 06:33 2

摘要: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上午9时,纪念大会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并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每年的这个特别日子,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都不应忘记那段屈辱的国耻,更应该警钟长鸣、铭记历史!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上午9时,纪念大会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并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每年的这个特别日子,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都不应忘记那段屈辱的国耻,更应该警钟长鸣、铭记历史!

日本陆军总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在投降书上签字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外务大臣重光葵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法理上的最终胜利。

历史上,日本侵略者更是在1914年至1922年,1938年至1945年,两次侵占青岛,实行殖民统治累计长达15年之久,给青岛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屈辱与苦难。

1914年11月11日: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

1897年11月14日,德国海军从栈桥登陆占领青岛,把青岛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使青岛的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一座近代殖民城市由此开始。

1914年11月7日,日军攻占青岛后的入城仪式。

德国强占胶州湾后,日本也一直对青岛垂涎已久。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8月23日,日本联合英国向德国宣战。由于双方兵力差别悬殊,战至11月7日,德总督瓦德克见大势已去,命余部炸毁防御设施及重要设备,在观象山上挂起白旗,向日军投降。从此日本取代了德国,开始了第一次对青岛长达8年的殖民统治。

1914年9月2日,日军一部在崂山湾登陆。

青岛市区被破坏的房屋

被日军炮火击中的德国胶澳总督府。

被炮火击中的胶澳帝国法院

中山路与湖北路口,布满弹孔的德国咖啡馆。

被炮弹破坏的四方车站车库

1914年10月31日,日军对青岛城区进行炮击,被炮弹击中的造船厂升起滚滚浓烟。

1914年11月7日,驻青岛德军向日军投降。11月11日,日军进入青岛市区,这是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之始。图为日军攻陷青岛后,日本举国欢庆。

日本国内青岛陷落号外

1914年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后,栈桥上的日军。

1914年11月16日,日本侵略军侵占青岛后列队入城,从广西路旁的音乐厅经过时的情形。

1914年,日本战胜德国后,德国胶澳总督府成为日本守备军司令部。

日占时期的千叶公园

日本战胜德国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在青岛火车站前建设小型园林一处。为纪念日德青岛之战中参战并取得显著战绩的千叶联队,日占当局以这支部队名字命名为“千叶公园”,即后来的青岛第五公园。

1914年的青岛沦陷,引发了一系列的历史事件。1919年巴黎和会,青岛问题和山东主权外交谈判失败,中国爆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这一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的直接导火线就是因青岛问题而起。

1922年2月4日,中日两国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又经5个月的交涉,于1922年12月1日签订了《山东悬案细目协定》,中国付出巨款,赎回了青岛主权和胶济铁路。1922年12月10日,中日双方在青岛举行了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收回青岛主权。

胶澳督办公署(前日本守备军司令部)中日值勤卫兵的岗位交接。

1922年12月10日正午,日本将行政权移交中国,青岛市内警察岗亭全部换成中国警察。

中国警察向高悬的中国五色旗行持枪注目礼

1922年12月10日,青岛胶澳督办公署举行两国国旗换挂仪式,青岛终于回归祖国。

1922年12月10日,青岛行政接收当日前往观礼庆祝的青岛市民。

中国正式收回青岛主权,使青岛结束了长达25年的遭受德日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青岛主权回归不但是“五四运动”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1938年1月10日: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上的枪声,拉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对青岛念念不忘的日寇也早已做出了再次侵占青岛的准备。8月13日,日本关闭了驻青岛领事馆,开始撤离日本侨民。

被炸毁的日本商人店铺

被炸毁的大康纱厂(后来的国棉一厂)

日本二次侵占青岛前,被青岛军民砸毁的日本神社“神马”像。

自沉于青岛大小港中的舰艇,镜头前方是老式驱逐舰“同安”,舰上火炮已拆卸,沉船上只剩空的鱼雷发射管。

时任青岛市长沈鸿烈,在日寇来犯之前实施了“焦土抗战”,12月18日下令将纱厂、电厂等大型日商工业悉数炸毁。同时在青岛附近海面上布置了鱼雷网和水雷网,力图阻止敌人登陆。1937年12月26日,为加固青岛的市区海防线,将装满沙石、煤渣的以“镇海”舰为首的6艘舰艇及港务局所属的五只小火轮,驶到大港和小港附近的航道上,打开舱底的海底门,放水入舱,全部沉入海底。

12月26日,日本宣布封锁青岛海面交通,使青岛进一步陷入孤立。12月27日,沈鸿烈率部向鲁西南撤退,青岛几无防御。

1938年1月10日,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

1938年1月10日,日军在山东头登陆,未发一弹、兵不血刃地进入市区。青岛沦陷之后,成立了伪青岛治安维持会和伪青岛特别市政府。这也是青岛第二次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日本海军陆战队用火艇与短艇向上陆地点山东头海岸突进

日军在山东头登陆

1938年1月10日,在山东头登陆的日军正在集结,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由此开始。

山东头登陆的日军

途经王家麦岛村的日军

向青岛市区逼近的日军

日军进入青岛市区

1938年1月10日,汇泉跑马场上的日本海军陆战队。

坐船到达青岛的日本陆军部队,陆续在栈桥上登陆。

栈桥登陆的日本海军陆战队

栈桥上集结的日军陆战部队

登陆青岛的日军陆战部队

1938年1月18日,侵华日军陆战队占领青岛飞机场。

1938年1月11日,日本海军陆战队侵占青岛市政府后升起太阳旗。

被日军侵占的青岛市政府

1938年1月13日,青岛市政府前的侵华日军。

再次侵占青岛的日军在青岛市政府前举行盛大仪式

1938年1月,青岛市政府前行进的日军陆战队。

行进在中山路上的日本海军陆战队

1938年3月,侵占青岛的日军。

太平路上的日本陆军部队

中山路南端驶过的日军装甲车

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消息传来,在青岛的日本人兴奋不已,在日本占领军当局的组织下走上街头游行庆祝。

中山路北端,交通亭上武汉沦陷后宣传语。

青岛升起膏药旗

青岛街头售卖的日本国旗

在日寇及伪政权的操控下,傀儡组织青岛中国妇人会参与祭拜日军亡魂和美化日军侵略的活动。

每年4月21日起的春季大祭和10月17日起的秋季大祭,所有在青岛的日本人都会来到贮水山的青岛神社参拜。

1939年1月10日,日军在青岛神社举行占领青岛一周年纪念阅兵式。

太平路海滨的奴化宣传

“忠魂碑”前的鬼子兵

日本侨民在日军保护下重返青岛。

重返青岛的日本侨民的兴奋之情

1941年7月4日至6日,第一届华北都市交欢体育大会在青岛体育场举行。当时的抗日战争已进入了相持阶段,日寇利用这种方式在侵占区内召开体育运动大会,其险恶居心昭然若揭。上图为中山路中段,日本人设置的大型宣传标语。

中山路上正在行进的日军

青岛街头手端刺刀的日军

在“青岛神社”前放哨的日军

栈桥前的岗哨

日军侵占下的栈桥

青岛港口,端着刺刀的日军。

1945年10月25日:青岛地区日军投降仪式

《大公报》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矣!”

密苏里受降仪式期间,海军舰载机在东京湾的美国和英国舰队上空编队飞行,画面左侧是举行仪式的密苏里号战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巡洋舰上,日本外相重光葵和日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分别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和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汇泉跑马场日军投降仪式现场鸟瞰图

9月9日,在南京,日本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签字表示接受投降,侵华日军128万余人向中国投降。自9月11日至10月25日,中国各主要受降点的受降仪式先后举行,侵华日军向中国缴械投降。

1945年10月25日,中美两国代表在青岛汇泉跑马场举行接受青岛地区日军投降仪式。

1945年10月25日,青岛的日军投降仪式在汇泉跑马场举行。

受降典礼开始后,军乐队高奏中美两国国歌,长野荣二少将走上受降台双手向受降官鞠躬呈献佩刀。

国民党军政部胶济区特派员陈宝仓中将,美国海军陆战队第六师司令谢勃尔少将签字,日军投降代表是第五独立混成旅团长长野荣二少将。

日本海陆军官交出所佩战刀,放到指定桌台上。

献刀完毕后,陈、谢二人分别用汉语和英语宣布接受日方投降,接着长野荣二鞠躬落座,在10份受降书上一一签字。

大庙山前,日本侨民等待搬离青岛。

太平路小学前,准备撤离的投降日军。

日本降兵等待撤离青岛

一组珍贵历史图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再次回顾那些屈辱岁月,铭记那些历史瞬间,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来源:青岛城市记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