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人超绝松弛感:谁都别想卷到我!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7 13:07 1

摘要:它门口的水池子里,居然藏着一个“躺平界”的鼻祖——来自汉武帝时期的石鲸!这尊石鲸已经2000多岁了,岁月在它身上留下了痕迹,磨得连轮廓都快看不出来了。

最近,陕西历史博物馆又出圈了!!

它门口的水池子里,居然藏着一个“躺平界”的鼻祖——来自汉武帝时期的石鲸!这尊石鲸已经2000多岁了,岁月在它身上留下了痕迹,磨得连轮廓都快看不出来了。

但它依然淡定地躺在水池里,仿佛在说:“年轻人,别卷了,躺平不香吗?”

没错,这尊石鲸好似就是陕西人松弛感的代言人:淡定从容,不急不躁。在这个动不动就“卷出天际”的时代,陕西人的松弛感反而成了一种另类存在——他们不徐不疾,仿佛世间万物都在从容掌握之中..…

那么,陕西人的松弛感是怎么来的呢?

1. 饮食上的从容: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陕西美食,比如Biangbiang面、肉夹馍,不仅好吃,还代表着一种“慢生活”理念。

陕西人不急不躁,吃饭也要慢慢享受,仿佛在告诉你:生活再忙,也得好好吃饭!

Biangbiang Noodles

Biángbiáng面,又称裤带面,是以面粉为主要食材制作的面食,它是陕西十大怪之一。

Biángbiáng面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古时有一位寒窗苦读的秀才前往咸阳赶考,途中舟车劳顿,盘缠早已花尽。由于没钱结账,他因吃了一碗香喷喷的面条却没钱结账感到非常窘迫,于是问店家这面叫什么名字,怎么写?店家一时愣住,从来没想过这个“biangbiang”该怎么写。秀才提议借来笔墨纸砚,说道:“如果我今天能写出这个‘biang’字,是否可以抵消今日的饭钱?”店家正愁没有机会挂个招牌,于是欣然同意。秀才略一沉吟,随后提笔写道:“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了车车走咸阳。”从此,“biángbiáng面”扬名关中。

"Dot' (丶) flying into the sky, the Yellow River 'Bends' (冖) on either side; character Eight'(八)opening wide,'Speech'(言)comes inside; You “Twist'(糸)on the left and I "Twist' (糸) on the right; you 'Grow' (長) in the west, I 'Grow' (長) in the east, and a 'Horse' (馬) king sits in the midst; though my 'Heart' (心) stays down below, just with 'Moon' (月) by the side, I still leave a 'Hook' (刂) for matang (fried twist dough, a local snack) to hang low; taking the 'Cart' (辶) to the city of Xianyang.

——故事里的中国系列丛书

《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

2. 方言里的悠哉:说话像吼,其实是爱的咆哮!

提起陕西话,你最先想到的是哪个场景?

有人头脑中闪过的第一个印象是《武林外传》中的佟掌柜,那一句“额滴个神啊”直接封神!

还是想起了《有话好好说》里张艺谋的这句;

陕西话常被认为“土”,实则很接地气,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契合。自西周建都以来,秦音(陕西话)便作为“官话”使用,历史悠久。关中方言虽看似“土”,实则蕴含雅致,发音重、声音洪亮,又被称为“雅言”,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语言魅力。

陕西话,尤其是西安话,听来像“吼”,但其实充满了亲切感。一句“嘹咋咧”(好极了!)就能让人感受到陕西人的洒脱和乐观,方言里蕴藏着他们的生活态度,毕竟急了也没用,不如吼两嗓子解压~

Xi'an Dialects

3. 戏曲中的悠然:秦腔一开嗓,烦恼全跑光!

秦腔(Qinqiang Opera),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发源于陕西岐山一带,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

它的魅力既朴实又粗犷,豪放中透着深厚的艺术底蕴,2006年是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秦腔,陕西的“精神重低音炮”,高亢激昂的唱腔里透着一股超然洒脱。

听秦腔,不仅能感受到戏里的情感,还能悟出点生活的哲理。陕西人从秦腔里学会了从容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

吼出来就舒服了!

Qinqiang Opera

魏长生,清中期的秦腔大师,以一生努力将这门艺术从陕西传播至全国。他投身秦腔,决心通过学艺改变命运。1774年,魏长生随戏班首次赴京演出,虽反响平平,但他决心有朝一日要让秦腔在京城大放异彩。五年后,他通过《滚楼》一剧成功吸引了上千观众,拯救了即将倒闭的“双庆部”。他的演出一时间让秦腔风头压过京腔,甚至王公贵人都争相结交。

Wei Changsheng (1744-1802) was a famous Shaanxi opera performer in the mid-Qing period, and through his tireless efforts, he spread Shaanxi Opera throughout the vast territory of China and carried the ancient art forward.

——故事里的中国系列丛书

《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

陕西就像一壶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无论是2000岁的石鲸,还是陕西人的生活方式,都在告诉我们:在风霜中保持淡定,在波澜起伏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节奏。

所以,当你感到焦虑时,不要内耗,不妨学学陕西人的松弛感,躺平不是摆烂,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毕竟,连2000岁的石鲸都在躺平,你急啥?陕西人的松弛感:躺平何尝不是一种智慧?

来源:CHNstorie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