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我们全新新闻通讯的第6期,在未来每一期,我们都将通过以下栏目,带你探索神经科学、精神医学、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的最前沿进展。
嗨,欢迎来到「神经现实2025年刊」专属新闻通讯!
这是我们全新新闻通讯的第6期,在未来每一期,我们都将通过以下栏目,带你探索神经科学、精神医学、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的最前沿进展。
前研
汇聚近期最值得关注的科学发现,所有可能颠覆认知和影响未来生活的研究,我们都会带来解析。
行业
管窥科技行业里程碑式突破,看看AI如何攀登智力新高峰,以及哪些创新药物即将改变世界。
深读
荟萃重磅期刊综述和媒体报道,浓缩深度内容核心观点。
本期导读
研究揭示夜猫子因睡眠质量差、正念水平低及饮酒较多等行为倾向,可能更易患抑郁症;一项神经影像学研究首次揭示观看自然景观可减轻疼痛的大脑机制,即使是虚拟自然也有镇痛效应;语言流畅度被发现能预测老年人寿命长短,或是一种综合健康指标;关于婴儿期遗忘的新研究指出,早期记忆可能并未消失,而是难以被成年人提取;微软与Inait公司合作开发类脑推理AI;AI在知识工作中通过透明反馈机制提高信任和表现;一项系统综述回顾了睡眠特征与大脑结构变化的密切关联;昼夜节律的重要性被重新发现。
年刊订阅用户可扫描下方二维码
立即阅读本期新闻通讯
未订阅年刊读者可扫描下方二维码
订阅「神经现实 2025 年刊」并获取阅读权限
— 点击了解「神经现实2025年刊」—
内容预览
夜猫子更易患抑郁症
“夜晚型”(evening chronotypes)人是指那些喜欢在晚上活跃、延迟入睡和起床的人。以往研究显示,相比“清晨型”(morning chronotypes)人,夜晚型会呈现出更多的抑郁行为表现。在最近一项对564名大学生进行的问卷研究中,研究人员采集了睡眠模式、正念程度、酒精使用情况、抑郁和焦虑水平以及反刍倾向等数据。结果显示,夜猫子群体普遍存在睡眠质量差、酒精摄入量高以及正念水平低的问题,而这些因素可能是导致抑郁风险增加的关键。
️ 观看风景照片就能止痛?
此前许多研究表明,人们在自然环境中往往会感觉疼痛减轻,但我们并不清楚这种效果的生物学基础……然而,几十年来,科学界一直未能解释这一现象的具体生理机制。最近一项发表在 《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神经影像学研究首次提供了神经机制的揭示,揭示了自然环境如何直接影响疼痛感知……
️ 语言流畅度或可预测寿命长短
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议题。过去的研究表明,智力水平可能与寿命相关。然而,智力并非单一特质,而是由多个认知能力构成。近期发表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的研究揭示了语言流畅度或许是预测个体寿命的重要认知特征……
婴儿时期的记忆消失了吗
科学家长期以来将婴儿期遗忘(infantile amnesia)归因于与大脑中负责存储记忆的关键区域海马的发育过程有关。近日发表在《科学》(Science)的研究提出,婴儿确实能够形成记忆,只是随着成长,它们可能变得难以访问,而非彻底消失……
微软与瑞士Inait公司合作开发类脑推理人工智能
2025年3月18日,微软与瑞士人工智能初创公司Inait宣布达成合作,共同开发一种开创性的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模拟哺乳动物大脑的推理能力。此次合作标志着认知人工智能研究的突破,并有望推动金融、机器人技术和企业解决方案等多个行业的发展。Inait成立于2018年,由神经科学家亨利·马克拉姆(Henry Markram)和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弗雷(Richard Frey)领导……
人工智能如何在知识工作中建立信任
近日,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计算机与人类行为》(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上发布了一项研究,探索了人工智能如何在知识工作环境中提升工作表现和信任感……
系统性综述揭示睡眠特征与脑结构关联
最新发表在《睡眠医学》(Sleep Medicine)的文章旨在通过系统性综述和元分析,揭示睡眠特征与大脑结构之间的关联。研究人员通过筛选研究健康成年人睡眠特征或睡眠障碍与大脑结构关联的实证研究,纳入了 105 篇文章,涵盖108364 名受试者……
重新发现生物节律:内在时钟对健康的深远影响
昼夜节律不仅影响睡眠,还与心血管、代谢、免疫和生殖等多个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这些系统都有自己的“外周时钟”,人体内的数万亿细胞和共生微生物也遵循类似的节律。然而,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跨越时区、熬夜或长时间待在室内而与自然节律脱节……
来源:鼠m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