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误入数字货币陷阱!建行广东茂名分行:支招防范新式诈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7 13:03 1

摘要:近日,在广东茂名某银行网点发生的一幕引发社会关注。市民李女士夫妇手持手机冲进营业大厅,面色焦急地向值班经理求助:"快帮我们看看这个数字人民币APP!卡里两千多块钱莫名其妙被转走了!"经工作人员调查发现,这起新型网络诈骗的突破口竟来自夫妻俩12岁的儿子小明。

近日,在广东茂名某银行网点发生的一幕引发社会关注。市民李女士夫妇手持手机冲进营业大厅,面色焦急地向值班经理求助:"快帮我们看看这个数字人民币APP!卡里两千多块钱莫名其妙被转走了!"经工作人员调查发现,这起新型网络诈骗的突破口竟来自夫妻俩12岁的儿子小明。

据李女士回忆,事发前一周,小明在玩手机游戏时添加了自称"游戏代练"的陌生网友。对方以"领取限定皮肤"为由,诱导孩子下载了仿冒数字人民币APP,并逐步指导其开通了数字钱包快捷支付功能。在后续三天内,不法分子通过远程操控分五次转出账户资金,直到李女士收到银行短信提醒才发现异常。

"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开通什么功能,还以为是游戏充值流程。"李女士懊悔地说。尽管已向公安机关报案,但面对被篡改登录信息的数字人民币APP,夫妻俩既无法查询完整交易记录,也不敢擅自操作账户,只能求助银行专业人员。

茂名市公安局网警支队负责人指出:"未成年人对新型支付工具认知不足,加上诈骗分子擅长伪装成游戏客服、网红主播等身份,极易突破心理防线。"

在协助李女士冻结账户的过程中,该行相关处理部门发现,该仿冒APP不仅完美复刻了官方界面,还设置了"青少年模式"诱导简化验证流程。"诈骗团伙专门针对未成年人设计话术,利用'游戏礼包''明星福利'等噱头,绕过家长监管获取支付权限。"

面对日益复杂的诈骗形势,建行茂名分行特别发布风险警示,并给出专业防范建议:

技术防线:筑牢账户安全壁垒

市民应通过"数字人民币APP(试点版)"唯一官方渠道下载应用。在设置钱包时,建议选择运营机构(如建行)提供的母钱包功能,通过银行账户加强安全验证。对于未成年人手机,家长可通过"子钱包"功能设置单笔支付限额(建议不超过200元)和日累计限额。

认知升级:识别新型诈骗剧本

近期监测发现三类典型骗局:一是假冒"数字人民币推广中心"工作人员,以"体验返现"为由索要验证码;二是伪造"数字人民币理财平台",承诺高额收益骗取本金;三是利用"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噱头实施投资诈骗。建行专家强调:"数字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任何附加收益承诺都是骗局。"

家校协同:构建网络安全教育体系

银行建议家长定期使用"模拟诈骗测试"检验孩子防范意识,例如发送仿冒中奖信息观察应对反应。学校方面可联合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安全实践课",通过情景剧形式剖析"免费皮肤兑换码""网红粉丝福利群"等常见陷阱。

应急管理:建立资金安全机制

若发现账户异常,应立即执行"三步应急法":首先通过银行客服热线临时挂失关联银行卡;其次在数字人民币APP中点击"紧急挂失"冻结钱包;最后保留所有操作截图前往公安机关报案。

值得注意的是,本案中诈骗分子得逞的关键在于获取了短信验证码。建行技术专家现场演示了"防截获验证码"技巧:在收到验证码时,故意错误输入前两次,第三次再正确输入,可有效防范自动化盗刷程序。同时建议开启"刷脸支付"等生物识别验证,相比单纯密码防护更安全。"

来源:长江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