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备受瞩目的“《七步楼诗集》封面解读”征文评选颁奖典礼在七步楼盛大举行。此次活动由唐山作家协会副主席、七步楼管委会主任杨立元老师亲自主持,众多文化界嘉宾与征文参与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文学盛事,一同回顾和分享了对《七步楼诗集》封面独特而深刻的理解。
七步楼封面解读征文评选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近日,备受瞩目的“《七步楼诗集》封面解读”征文评选颁奖典礼在七步楼盛大举行。此次活动由唐山作家协会副主席、七步楼管委会主任杨立元老师亲自主持,众多文化界嘉宾与征文参与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文学盛事,一同回顾和分享了对《七步楼诗集》封面独特而深刻的理解。
本次征文活动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踊跃参与,共收到稿件21篇,其中20篇成功入围。评选过程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用了创新的“入围初评+大众投票+专家评委打分”模式。三项得分相加得出的综合得分作为最终排名依据,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其余入围作品均荣获优秀奖。
一等奖作品《破壳与守望:〈七步楼诗集〉封面的双重诗学》(作者:李百超,笔名苍山如海)脱颖而出。该作品立意深刻,以“蛋-鸟-巢”的黄金三角意象为切入点,精准地勾连起七步楼诗人群体“传承与革新”的精神内核。在文化解读方面,将版画线条与传统书画“计白当黑”美学、文人笔墨程式转化相融合,视角独特;语言凝练且富有哲思,结构层层递进,从意象拆解到循环叙事的升华,逻辑严密,对七步楼“规矩与自由”的辩证关系把握精准,堪称封面解读与文化内涵结合的优秀范文。
获得二等奖的《封面里的诗心——〈七步楼诗集〉视觉密码的温情解读》(作者:窦洪刚)以“温情”为基调,从米黄底色、圆形版画、黑白线条等细节入手,将封面元素与丰南土地、七步楼“共建、共享、共用”的初心紧密相连。文中融入诗人的作品与七步楼真实活动,如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使解读既有诗意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细腻柔软,运用“琥珀”“棉布”等比喻串联意象,风格统一且感染力强;结构以“视觉元素-文化内涵-情感共鸣”展开,层层深入,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同样荣获二等奖的《从质朴封面 探精彩诗意——〈七步楼诗集〉封面释义》(作者:赵利平,笔名翰墨书香)紧扣“质朴与诗意”的反差,从封面的色彩、图案、文字信息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解读。将“七只灯笼/果实”与七步楼“诗意空间”“明灯”的象征关联自然,对鸟巢、鸟蛋的“庇护与新生”寓意解读贴合诗集主题。语言典雅流畅,通过“诗圣”“水潭”等比喻强化画面感;结构清晰,从整体氛围到局部意象再到背景信息,逻辑完整,对七步楼文化场景的诗意挖掘十分到位。
三等奖作品也各具特色。《七步楼的天空——〈七步楼诗集〉封面赏析》(作者:李晓楠 )在大众投票环节收获627票,足见其人气。作品从“内方外圆”的设计切入,将鸟的“淡然”与翟国辉先生的“踏实、和善”相关联,情感细腻。对“四颗鸟蛋”“黑色果实”的“十全十美”寓意解读富有新意,语言亲切自然,“孩子细嫩的脸庞”等比喻充满生活情趣。
《〈七步楼诗集〉封面:生命与诗的密码》(作者:胡立成 )的作者投稿数量最多,共有4篇入围作品。这篇作品紧扣“生命与诗”,拆解“蛋-鸟-巢”的象征意义,即创造力、守护者、文化基因,逻辑清晰。将巢的“枯枝草茎”与“传统与现代的探索”相关联,合理且巧妙,语言简洁明了。
《〈七步楼诗集〉封面解读:文化地标与诗意传承的视觉浓缩》(作者:邢丽梅,笔名小蕊溪)是投稿最早的作品。该作品聚焦“文化地标”,从“视觉符号”到“精神内核”,注重封面细节描写,如“七步楼”题字、二维码等元素,以“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方式,推测七步台阶、抗震碑等元素,将历史传承讲述得生动形象、可视可感,视角新颖;在论述精神内核时,借助吉狄马加的身份,奠定“诗歌为魂”的基调,关联诗歌大奖赛、文学馆等印记,文章结构逐层递进。
此次“《七步楼诗集》封面解读”征文评选活动不仅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也进一步挖掘了七步楼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诗集封面的解读,参与者们以独特的视角和精彩的笔触,展现了七步楼丰富的文化魅力和诗歌精神。相信在未来,七步楼将继续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为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编发/中国早报新媒体人胡立成)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