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不住了!又一欧洲巨头倒下,关闭3座工厂、裁员3.5万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2 22:22 1

摘要:《中国汽车报》披露,欧洲的汽车巨头撑不住了!又一巨头倒下,大众汽车拟定于2030年之前,在德国实施裁员计划,裁员规模预计超过3.5万人。经预估,每年可削减15亿欧元的劳动力成本。大众旗下的保时捷、斯柯达和CARIAD亦已开启大规模裁员举措,裁员人数分别为390

导读:撑不住了!又一欧洲巨头倒下,关闭3座工厂、裁员3.5万人!

在特朗普加征关税等诸多因素的冲击之下,德国汽车行业的处境正变得愈发艰难。

《中国汽车报》披露,欧洲的汽车巨头撑不住了!又一巨头倒下,大众汽车拟定于2030年之前,在德国实施裁员计划,裁员规模预计超过3.5万人。经预估,每年可削减15亿欧元的劳动力成本。大众旗下的保时捷、斯柯达和CARIAD亦已开启大规模裁员举措,裁员人数分别为3900人、8200人和1600人。

对于正处于转型阵痛期的德国大众而言,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面对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崛起,大众汽车实则早已显露出疲态。据相关报道,大众汽车早在去年便已规划关闭位于德国的三座重要工厂,即德累斯顿工厂、沃尔夫斯堡工厂和奥斯纳布吕克工厂,受此影响的员工数量可能多达上万。这几乎意味着,大众坚守了30年之久的“不裁员”承诺已然被打破——他们曾公开发布声明,承诺在2029年之前不会进行裁员。

而大众汽车所做出的调整,或许仅仅是冰山一角。整个欧洲汽车行业,当下正共同经历一场集体性的寒冬。欧洲市场持续呈现萎靡态势,消费动力明显不足,致使各大车企纷纷采取“减速”举措。去年11月,福特汽车率先宣布裁员4000人;向来以稳健保守著称的奔驰,也在筹划每年削减数十亿欧元的成本。

过去一年里,德国汽车行业净减少岗位约5.15万个。倘若照此趋势发展下去,仅在德国境内,到2035年,汽车行业相关岗位的总流失量或将急剧飙升至18.6万个。德国汽车行业专家诺伯特·德雷斯勒坦率指出:欧洲传统汽车厂商陷入困境,关键原因在于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

的确,像大众这类老牌车企,其技术团队拘泥于燃油车传统,产品设计和综合体验难以彰显出电动车应有的创新特质。欧洲车企当前的处境,与当年的诺基亚颇为相像——一旦错失关键技术风口,便只会被无情地淘汰。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企业积极迎合技术进步与理念革新的潮流,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并且在更具前瞻性的生命科学领域也展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

我国秉持创新理念,在新能源技术等前沿领域持续取得突破,逐步实现弯道超车。例如,比亚迪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已达到400wh/kg,充电10分钟便可实现续航1200公里,而大众则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有专家表示,即便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我国电动车依旧具备与海外产品一较高下的实力。

可以预见,随着我们在更多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并将其应用落地,未来那些以往依赖进口的高端领域将迎来深刻变革,全球科技格局也正在悄然重塑。

在当下的国际形势中,我国车企已经开始积极进行战略布局,于欧洲、东南亚等多个海外市场加快拓展步伐,提前稳固自身发展根基。举例而言,比亚迪于墨西哥新建的生产线,年产能可高达15万辆;奇瑞的巴西工厂也已顺利投入生产。

这种具有前瞻性的布局举措,不仅降低了我国车企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还为企业开辟了全新的增长空间。欧洲交通与环境组织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国产电动车于欧盟的市场占有率已然攀升至19.5%。今年5月,作为传统销售旺季,国产电车在欧洲市场的表现超越了日本、韩国和美国三方产品的总和,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

《财富》杂志指出,中国电车的发展态势正在不断加快。倘若传统车企无法迅速实现转型,未来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将会与日俱增。

来源:疯狂的菠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