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61家食堂开展营养健康工作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2 22:33 1

摘要: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今年9月1日是第19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9月2日,2025年深圳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暨送健康进社区进单位活动培训会在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举行。“送健康进社区进单位活动”将在全市 61家食堂开展营养健康工作,旨在“用千

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今年9月1日是第19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9月2日,2025年深圳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暨送健康进社区进单位活动培训会在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举行。“送健康进社区进单位活动”将在全市 61家食堂开展营养健康工作,旨在“用千行百业的集体健康食堂,带动千家万户的家庭健康餐桌”,推广营养均衡配餐与健康烹饪模式,让每一个家庭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减少因不合理膳食引起的肥胖等各种慢性病发生风险,切实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深圳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深圳市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承办。

今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活动主题为“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

健康体重管理是预防医学的关键环节,超重、肥胖和低体重等体重异常状况可直接诱发慢性病、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问题,是慢性病防控的核心环节。同时,体重问题常与经济水平和地域差异相关联,推进体重管理有助于缩小健康差距、促进健康公平。

在活动上,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朱翠凤开展以营养与健康的主题分享,她表示,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是慢病发生和发展最主要行为因素,营养追求的是均衡、适量、多样,营养 ≠ 吃得多 ≠ 吃得好。朱翠凤认为,重油、重盐、重糖,食材选择与搭配不合理,餐厅或者食堂菜单无营养信息标识、不主动引导健康选择、套餐设计不利于均衡营养等均为不利健康饮食行为,将增加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风险。她建议推广“减盐减油减糖”专项行动,提倡居民减少油炸、重油煸炒,推广蒸、煮、煨、凉拌、白灼等低油烹饪方式,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合理搭配。

今年,市卫生健康委依托“送健康进社区进单位活动”,在 6 类场所(社区、学校、医院、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营利性餐厅)共 61 家食堂开展营养健康工作,旨在把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当作头等要推动落实的重要工作。

市慢病中心表示,健康食堂有明确的规范标准,包括必须配备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营养配餐人员,厨师能够制作至少5种低盐少油菜品等。此外,健康食堂要在适当位置摆放健康支持工具和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资料,提供低盐低油菜品且菜肴品种丰富,指导就餐者合理膳食。同时,鼓励食堂为特殊人群提供膳食,如孕妇餐、长者餐、糖友餐等,在菜单上对每种菜品的原材料、食物成分及能量进行标注说明。

本次活动同步开展送健康进社区进单位活动培训会。据市慢病中心介绍,在61 家食堂开展营养健康工作,由市卫生健康委牵头,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文体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全市 6 类场所落地建设健康食堂、健康餐厅。市慢病中心将加强队伍能力建设、构建健康支持环境以及多维度评价系统等,对食堂负责人、营养指导人员/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厨师及食堂服务员进行培训,每个项目社区应组织一次多方联动的营养科普活动。在重点人群管理上,各区慢病机构牵头,联合社区和社康为居民提供合理膳食、科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对超重肥胖人群进行干预管理。

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和慢性病风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4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正式揭牌成立儿童体重管理中心,作为深圳首家儿童肥胖多学科协作诊疗平台,该中心将整合13个临床科室资源,通过多学科协作、科学干预和长期管理,为肥胖儿童提供精准诊疗与健康管理服务。

7月,深圳上线全国首个针对学龄儿童(6岁 - 18岁)的体重管理数智化平台——“体重小管家”正式上线。这一平台由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牵头打造,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筛查、教育、指导、监测功能,构建起“家—校—卫”三方联动模式,为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带来新希望。

在深圳,医院、社康提供体重管理服务,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放心、专业地减肥。截至6月,我市共142家医疗机构可为市民提供体重管理服务,其中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57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85家。

来源:读创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