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HIV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病,其核心病理是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使感染者更容易患上多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严重时危及生命。艾滋病防治虽有进展,但公众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防治措施等方面认识仍有不足。
本文转自【新华网】
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HIV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病,其核心病理是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使感染者更容易患上多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严重时危及生命。艾滋病防治虽有进展,但公众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防治措施等方面认识仍有不足。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新华网特别邀请到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生物损伤救治科主任徐哲,科学解读艾滋病传播与防治的有效策略。
艾滋病:从“绝症”到“慢性病”
尽管当前的医疗技术尚无法彻底治愈HIV感染,但通过口服药物、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鸡尾酒疗法”)可以长期抑制病毒、大幅降低了艾滋病的病死率,使得艾滋病从绝症转变为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病。
全球范围内,目前约有3990万名HIV感染者,而我国现存活HIV艾滋132.9万例,现存活HIV感染者74.1万例,艾滋患者58.8万例。徐哲强调,虽然目前医疗技术进步,但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仍需加强,尤其是在传播途径和科学预防方面。
传播途径与日常接触的安全性
徐哲科普了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和母婴传播。这些途径均涉及感染者体液(如血液、精液、母乳等)的直接接触,而日常接触如握手、共用餐具或公用厕所则不会引起艾滋病传播。
“了解艾滋病的传播机制有助于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和误解,”徐主任指出。他建议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高危行为的防范,如规范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针具等。多次发生危险行为,应定期检测,建议每3个月检测一次。如不确定是否需检测艾滋病,可前往疾控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咨询,享受保密、免费的艾滋病检测服务。目前,试纸法筛查HIV简便且应用广泛,建议在疾控中心或药房等正规渠道获取。合格试纸均有国家批号,准确率超95%,但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初筛阳性者,应尽快前往疾控中心或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测,以明确感染情况。
感染后表现:需要警惕的症状
人体感染HIV后会经历三个阶段: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每个阶段的临床表现不同:
1.急性期(感染后2-4周):部分感染者可能出现类似病毒性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咽痛、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
2.无症状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逐步侵蚀免疫系统。
3.艾滋病期:表现为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可能出现长期腹泻、体重下降、反复口腔白斑、肺炎等情况,部分年轻患者还可能出现脑梗、神经认知功能下降或视力逐步减退。
徐主任提醒,当出现长期腹泻、体重下降、反复口腔白斑、肺炎等情况,部分年轻患者还可能出现脑梗、神经认知功能下降或视力逐步减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艾滋病可防可控的科学依据
徐哲指出,艾滋病的“窗口期”是公众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窗口期是指从感染HIV病毒到血液中能够检测出HIV的核酸、抗原或抗体的时间段。不同检测方法的窗口期长度不同。最常用的是抗体检测,其窗口期在4~12周。而核酸检测可有效缩短窗口期至感染后1周左右。“窗口期”尽管检测不出抗体或病毒,但同样具有传染性。因此高危行为后尽早检测十分关键。
他进一步强调,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不仅能够显著降低感染者的体内病毒载量,还能减少传播风险,提高感染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我国已全面实施“早发现、早治疗”的策略,对HIV感染者建议尽早开展抗病毒治疗,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同时,徐哲提出了多层次的预防策略:
1.普及性教育:通过教育提高大众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树立健康观念。
2.规范使用安全套:正确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阻断性传播。
3.定期检测:对于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建议每3个月进行一次HIV检测,早发现、早治疗。
4.避免高危行为:如共用注射器、非法输血等行为
“预防的关键在于教育和行动,”徐主任补充道,“艾滋病虽然可防可控,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
最后,徐哲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并关爱艾滋病患者,营造包容的社会氛围。“恐惧和歧视不仅无助于防治艾滋病,还会阻碍患者接受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他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活动,以科学知识战胜偏见,为实现“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的目标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王钰淇】
来源:金融瞭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