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转眼十年过去,9月7日的奥体中心又要被枪声和欢呼同时撕开空气,像把旧书角重新翻开,露出全新一页。
北京上一次迎世界级田径赛时,很多人还在地铁上刷着3G手机。
转眼十年过去,9月7日的奥体中心又要被枪声和欢呼同时撕开空气,像把旧书角重新翻开,露出全新一页。
先别急着喊“刘翔之后无人”,男子110米栏那张名单里,06年的陈圆将就站在栏前。
年龄小得像个高中生,却已经把13秒当门槛跨。
同组还有美国克里登顿、日本阿部龙希,听起来像漫画主角团,但陈圆将的脚尖是真的离纪录只差几厘米。
这根神经绷得有多紧?
看过他训练的人都知道,教练在旁边掐表,他自己盯着栏间第十三步,像数心跳。
百米飞人大战更像一场提前到来的期末考试。
谢震业对上德格拉塞,一个想把“中国速度”再往前推0.01,一个刚从奥运领奖台下来,还带着多伦多的海风。
旁边的贝尼特斯、希克林也都把最好成绩压在10秒以内,四个人加起来,像四颗子弹在一条枪管里排队。
观众最好别眨眼,眨一下就可能错过决定排名的肩膀晃动。
撑竿跳高那边,黄博凯和李晨洋面对的欧比埃,是亚洲纪录的“钉子户”。
欧比埃每次起跳都像在问:还有谁能把横杆再抬高一厘米?
北京站的杆子会不会喊出新的答案,得看两位中国小伙能不能把心里的怯场压成弹簧。
女子投掷区同样热闹。
严子怡拿着青年世界纪录的标枪,却第一次踏进成年组金标赛的圆环。
她投出的每一枪都在把“潜力”两个字写成实际米数;米顿、维斯彻、埃文三位铅球女巨人在同一块扇形区里抡铁球,地心引力都得加班。
再说中长跑。
刘凯的400米已经跑到45.06,但45秒那道玻璃门还没碎。800米里的刘德助面对的对手全在1分43左右晃悠,像一群配速精准的秒表。
梁田田刚在全国锦标赛跑完5000又跑10000,转头就被扔到3000米赛道,体能像橡皮筋被反复拉伸,能不能弹出新高度,奥体中心的灯光会给出答案。
一张门票等于一张通行证,让人走进这些选手的呼吸里。8月30日开票那天,朋友圈大概率会被“抢到了”刷屏;没抢到的也别急,现场大屏的分贝值从来不挑座位。
有人为了看0.01秒的差距,有人只是想亲耳听一次发令枪,在炸裂的声浪里提醒自己:原来心跳也能跑到十秒以内。
十年一瞬,赛道还是那条红色,但来的人换了面孔,也换了故事。9月7日,把日程空出来,去现场捡一把被汗水打湿的秋风,或者至少在手机直播里听一听观众齐喊“加油”的回声。
那一声喊,跟十年前没区别,跟十年后大概也一样——它一直在那里,等人把它重新点燃。
来源:勇者风铃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