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警福建总队各支队积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缅怀烽火历史,传承抗战红色基因,进一步激发官兵们的爱国热情与使命担当,奏响铭记历史、矢志强军的时代强音。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警福建总队各支队积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缅怀烽火历史,传承抗战红色基因,进一步激发官兵们的爱国热情与使命担当,奏响铭记历史、矢志强军的时代强音。
非遗赋能,让红色记忆焕发新活力
建阳建本雕版印刷,是流传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的传统技艺,也是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南平支队松溪中队活动室内,非遗文化与红色主题碰撞出独特火花。建本非遗文化传承人手把手教官兵雕刻“万福”建本版画,素净的宣纸铺在木桌上,刀尖划过木料的沙沙声中,官兵们全神贯注,将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对和平生活的珍视,融入每一刀精细雕刻里。这些承载着心意的“福”字,不仅展现了官兵的才艺,更成为红色情感的特殊寄托。
此外,官兵们还创作了许多关于抗战主题漫画与版画。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漫画和版画,生动再现了抗日战争中的经典场景与英雄人物,一笔一画间满是对先烈的崇敬。“通过创作这些漫画和版画,我对抗日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绘画爱好者乔子建表示,后续还计划将这些作品在营区展出,让更多人通过艺术形式感受伟大抗战精神,让红色记忆在传播中更鲜活。
走访老兵,传承精神续写忠诚篇章
“这点伤没啥大不了的,比起牺牲的兄弟,我这算啥。”在南平支队顺昌中队官兵探望102岁抗战老兵胡绍星的现场,老人轻描淡写的话语里满是坚毅。官兵们围坐在胡老家中,认真聆听他分享战斗故事。虽年事已高、鲜少言语,但看到身着军装的官兵,胡老眼中瞬间泛起惊喜。
当被问及脚踝处的伤疤时,老人的淡然与对牺牲战友的缅怀,让在场官兵深受触动。胡老还鼓励大家要牢记历史,继续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担使命。官兵们纷纷点头,胸中涌起强烈责任感,临别时郑重向老人敬礼,承诺将精神化作实际行动。
南平支队光泽中队组织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前往光泽县桃林村探望103岁抗战老兵蔡传习。官兵们静静围坐在老人身旁,看着他布满沧桑的双手,目光湿润,仿佛重回烽火连天的岁月。“作为一名军人,一名党员,要永远对党忠诚,要保卫祖国、保卫人民。正是因为有了共产党,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老人声音微颤,却字字铿锵,传递出老党员、老军人的初心与信仰。
蔡传习的养子蔡家福还向官兵展示了一本特殊的家庭相册——记录着这个军人世家三代从军的坚定足迹。“父亲总是教育我们,当兵就是要听党的话。”跨越八十年的军旅传承,让在场官兵深感震撼,更深刻体会到“一朝军旅情,毕生写忠诚”的重量。
文艺搭台,奏响伟大抗战精神奋进曲
三明支队宁化中队联合地方单位隆重举办“温情暖兵心 传承英雄魂”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慰问演出活动,一同缅怀那段血与火的光辉历程。
随着腰鼓舞蹈《祖国你好》的欢快鼓点响起,晚会正式拉开帷幕。地方文艺工作者带来舞蹈、宣讲、独唱等多种形式的表演,用艺术语言讲述抗战时期的峥嵘故事。宣讲员通过《浴血苏北的抗战英烈》《一门四忠烈》的故事,带领官兵重回抗战烽火岁月,感受宁化革命先烈为国家、为民族利益不惜一切的崇高精神。中队战士宋建恒献上武术表演《金刚劈棍》,刚劲有力的动作展现出武警官兵的铁血风采与昂扬斗志,现场掌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吉他弹唱《老男孩》则以深情歌词触动人心,既让官兵体会到时光流转中的坚守与不易,更激励大家珍惜当下、追逐强军梦想,将晚会氛围推向高潮。
与此同时,南平支队执勤二大队营区内,激昂的旋律久久回荡。大队官兵齐心协力创作抗战主题歌曲,从歌词构思到曲调谱写,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与对历史的敬意。
“八十载风雨,山河已无恙,抗战的丰碑矗立在……”朴实而真挚的歌词,搭配激昂的旋律,成为官兵缅怀先烈、致敬和平的生动载体。“我们希望通过这首歌曲,让更多人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参与创作的战士史立龙说道。
南平支队建阳中队则精心排练情景节目《万夫莫开》,官兵们通过舞蹈与情景表演相结合的形式,生动再现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同心、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与感人故事,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那段烽火岁月。
武警福建总队各支队用多元方式唤醒红色记忆,让抗战岁月不再是书本里的文字,而是可触摸、可感受 的精神养分 。官兵们一致表示,将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血脉,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为动力,扎实练兵、认真履职,用过硬本领践行使命,为守护家国安宁书写新的篇章。
作者:程剑雷 李奕霆 边成涛 魏郅豪 薛学东
郭俊良 林靖松 钟炜俊 张 烨
主 办:武警福建总队政治工作部
监 制:袁宏国
责任编辑:李信表
值班编辑:郑小强
投稿邮箱:fjwj81@163.com
福建武警
福建武警
我就知道你“在看”
来源:福建武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