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西安》:以国际传播圈粉世界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7 10:06 1

摘要:近年来,西安外宣加大“走出去”的力度,在国际媒体平台的交流中,传播中华文化、讲述西安故事,让“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遥想牵挂,转变成“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的真挚情感,在促进各国民心相通的过程中,绽放西安的多彩魅力。

近年来,西安外宣加大“走出去”的力度,在国际媒体平台的交流中,传播中华文化、讲述西安故事,让“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遥想牵挂,转变成“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的真挚情感,在促进各国民心相通的过程中,绽放西安的多彩魅力。

在此背景下,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以及西安广播电视台(集团)联合出品的双语新闻专题节目《发现西安》(Discover Xi’an)正式播出。这是西安首档介绍本地生活方式与文化现象,聚焦西安城市更新、文旅产业、对外交流、历史文化等主题的双语新闻专题节目。该节目以中英文同一内容版本走向世界,每期15分钟,采用“新闻+专题”的模式,以城市新闻及精品短视频两部分,集中反映西安热点动态。

截至2025年一季度,节目已播出112期,上线双语短视频产品超过1300条,总时长超过1700分钟,全网总计传播量突破1.8亿次,外网矩阵累计观看量超过600万次。

守正创新 内外循环

《发现西安》创造性建立“3X”内容生产体系,即X-News(新闻视角)、X-Culture(文化解码)、X-Life(生活镜像)。通过1个核心平台,覆盖X(原Twitter)、Facebook等五大国际社交平台,并与韩国晋州、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等海外媒体建立N个内容互换机制,构建“1+5+N”国际传播矩阵。

搭建会英语、懂制作、高水平的精兵强将栏目组,统筹西安各区(县)深度参与节目制作,汇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际社区等拍摄资源80余项;西安广播电视台《发现西安》栏目组建了影视级拍摄团队,并以高标准的制作要求建立了100余人“国际友人志愿者库”。这种“市级统筹、区县协同、专业落地”的工作机制,使栏目既展现城市宏观发展,又捕捉市井烟火气,实现外宣工作创新发展。

跳出西安 表达西安

立足西安,放眼全局。站在全省、全国的高度审视本地新闻,选取时效性强、新闻性强的稿件,且具有西安独特的文化特色,才能符合《发现西安》栏目的“国际性定位”。“科技+文化”的融合创新、影视化高标准制作,使节目斩获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成长项目等超23项大奖。

《发现西安》采用“英语主播现场+双语字幕”模式,将重点工程建设、硬科技之都发展等重大选题转化为国际叙事。打造《假如节气有颜色》等IP,邀请外国友人体验文物修复、拓印等非遗技艺,实现传统文化“年轻态”传播,通过《我生活在西安》等纪实板块,记录外籍从业者的真实故事,展现“国际范”与“本土味”交融的城市气质。

“正能量”澎湃“大流量”

在千万流量的背后,是“电影级设备+短视频思维”制作标准。在“中国-中亚峰会”期间,《发现西安》打造了“24小时城市形象展播系统”,实现节目内容在38国代表团驻地精准覆盖。截至2024年底,《发现西安》海外矩阵观看量突破1820万次,其中《山河诗长安》系列在TikTok平台单期播放超300万次。

与韩国晋州西庆放送联合打造《石榴花之约》双语栏目,开创了中韩媒体常态化合作新范例。该栏目以两市共同的市花——“石榴花”为纽带,每月定期策划播出,深度融合西安与晋州的历史文化、非遗技艺和城市发展成果。不仅实现了“内容共创、渠道共享、文化共融”,更成为国际传播中“他者视角”与“在地表达”结合的典范。

轻松、诙谐、好玩的视频风格,搭配不同背景外籍友人分享观察和体验在西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让《发现西安》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多元的城市形象。在“立体式、沉浸式、交互式”的国际传播体系下,《发现西安》已成为展示城市新形象的窗口,和讲好中国故事西安篇章的生动实践。

来源:西安航天基地

相关推荐